58岁的张阿姨在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却陷入了持续半年的剧痛。火烧、针刺般的疼痛让她整夜难眠,体重骤降10公斤。起初,她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自行服用止痛药效果甚微,直到找到昆明康瑞医院陈鸿耀医生时,病情已发展到触碰衣物都能引发剧烈疼痛。陈鸿耀医生指出:“错误的应对方式,正在让无数患者承受本可避免的痛苦。”
误区一:“疱疹好了,疼痛自然消失”
许多患者像张阿姨一样,误以为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疼痛也会随之结束。陈鸿耀医生强调,带状疱疹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破坏神经纤维,即使皮肤表面愈合,仍有约30%的患者会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就应立即就医,拖延治疗会导致神经损伤不可逆,治疗难度成倍增加。
误区二:“止痛药吃多了会上瘾,能忍则忍”
担心药物成瘾,不少患者选择强忍疼痛,甚至自行减少药量。陈鸿耀医生解释,治疗PHN的药物多为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和神经修复类药物,与传统成瘾性止痛药不同。早期足量规范用药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还能缩短病程。临床数据显示,及时干预的患者,疼痛缓解率可达85%以上。
误区三:“理疗、按摩就能根治”
市面上宣称“推拿排毒”“中药热敷除根”的疗法层出不穷,让许多患者上当受骗。陈鸿耀医生直言:“单纯理疗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修复受损神经。”PHN的治疗需药物治疗+神经调控+康复训练的综合方案,必要时配合射频消融、神经阻滞等微创技术,才能从根本上阻断疼痛信号传导。
误区四:“疼痛缓解就停药”
部分患者在疼痛稍有减轻后便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陈鸿耀医生提醒,PHN的治疗周期通常为3-6个月,需根据疼痛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逐步减药。随意停药不仅会引发疼痛反弹,还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疼痛。
昆明康瑞医院:终结神经痛的“疼痛克星”
昆明康瑞医院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打造“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体系。陈鸿耀医生带领的疼痛专科团队,采用CT引导下精准神经阻滞技术,靶向消除炎症;结合脊髓电刺激(SCS)疗法,重建神经传导通路,有效缓解顽固性疼痛。医院引进的氦氖激光治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通过光疗、电疗促进神经修复。同时,配合中医针灸、中药熏蒸等特色疗法,实现“镇痛+修复+调理”三位一体。在这里,患者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缩短40%,超90%的患者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