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老张的“生死时速”
65岁的老张早上起床时突然感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嘴角歪斜,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家人见状,立刻想起社区宣传的"中风120"口诀,意识到可能是脑梗死发作,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到达昆明康瑞医院后,神经内科何栋源主任迅速接诊。通过急诊头颅CT和血管成像检查,确诊老张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何主任当机立断:"这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必须立即开通血管!"在发病4小时内,老张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随后紧急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手术。术后3天,老张左侧肢体力量逐渐恢复,语言功能也开始改善。何主任表示:"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老张能恢复得这么快,正是因为我们抓住了黄金救治时间窗。"
脑梗死:高发背后的致命真相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卒中,是因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急症。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患者约300万,致残率高达70%,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头号杀手"。
三大致命特征
1.高发病率: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病
2.高复发率:首次发病后年复发率高达10%
3.高死亡率:每6秒就有1人因脑梗死亡
识别脑梗死的"生死密码"
"中风120"口诀(适合大众)
1(看):面部是否对称
2(查):双臂是否能平举
0(聆):言语是否清晰
"BEFAST"口诀(专业版)
B(Balance):突然平衡失调
E(Eyes):视力模糊或双视
F(Face):面部歪斜
A(Arms):单侧肢体无力
S(Speech):言语障碍
T(Time):立即拨打120
关键提醒:只要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即使症状短暂消失,也必须立即就医!
治疗脑梗死:与时间赛跑的医学奇迹
1.急性期救治——黄金时间窗
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溶解血栓,可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
机械取栓:发病6小时内(前循环)或12小时内(后循环)进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闭塞患者获益显著
2.药物治疗——长期管理基石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复发
抗凝治疗:房颤等高危患者使用华法林、利伐沙班
他汀降脂:强化降脂可稳定斑块,降低复发风险
血压管理:目标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康复治疗——功能恢复的关键
超早期康复:发病48小时内启动康复训练
系统化康复:
①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
②语言训练:针对失语症患者
③认知康复:针对记忆力、注意力障碍
④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脑梗死预防:守护健康的防线
1.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
控制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②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
③高血脂患者:LDL-C<1.8mmol/L
生活方式干预:
①戒烟限酒
②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③地中海饮食模式(多蔬果、全谷物、橄榄油)
2.二级预防——复发克星
抗血小板药物:长期规范使用,不随意停药
颈动脉斑块管理:超声监测,必要时介入治疗
房颤规范抗凝:CHA2DS2-VASc评分≥2分需抗凝治疗
关键提醒:这些误区要警惕
误区1:症状轻微可以观察
真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重要预警,7天内卒中风险高达8%
误区2:溶栓治疗有后遗症
真相:规范溶栓取栓治疗可显著降低致残率
误区3:康复是出院后的事
真相:超早期康复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
脑梗死虽然凶险,但可防可治。快速识别、及时救治、规范康复和长期管理,构成了战胜脑梗死的完整链条。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以精准医疗和人文关怀为患者保驾护航。时间就是大脑!记住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分享给身边的人,让健康理念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