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健康挑战,脑瘫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昆明康瑞医院特邀康复专家郑琳主任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她提醒广大家长,要警惕以下8种可能是脑瘫的表现的症状。
1.发育迟缓
郑琳医生指出,脑瘫孩子往往会出现发育迟缓的现象。他们抬头、翻身、坐立、爬行或行走的时间通常会比正常儿童晚,达到成长里程碑的速度也较慢。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应及时就医检查。
2.肌张力异常
脑瘫孩子的肌张力可能会出现异常。一部分孩子肌肉过于紧张,身体僵硬,难以弯曲或伸直肢体;而另一部分孩子则肌肉过于松弛,缺乏支撑力。这种肌张力异常的现象,家长在日常护理中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姿势异常
脑瘫孩子还可能表现出姿势异常的症状。他们可能会经常保持某些不寻常的姿势,如脚尖着地行走、双手握拳不易张开等。在坐立或站立时,他们也可能难以维持平衡,身体倾斜。这些异常的姿势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更可能对他们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运动协调障碍
运动协调障碍也是脑瘫孩子的常见症状之一。他们的动作可能显得笨拙,精细动作(如抓握小物体)困难,手眼协调也可能不佳。家长在陪伴孩子玩耍时,应留意这些细微的异常表现。
5.反射异常
新生儿时期的原始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在脑瘫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持续时间过长或消失过早的现象。某些反射甚至可能完全缺失。这些反射异常往往提示着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存在问题,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
6.语言和沟通障碍
约有80%的脑瘫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可能发音不清,语言发展迟缓,非语言交流能力(如面部表情、手势)也可能受限。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应耐心倾听,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和非语言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7.进食和吞咽困难
脑瘫孩子在吸吮或吞咽食物时可能会遇到问题,这可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不良。家长在喂养孩子时,应细心观察孩子的进食情况,如发现孩子进食困难或体重增长缓慢,应及时就医检查。
8.情绪和行为问题
由于身体不适或沟通障碍,脑瘫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易怒、焦虑等情绪反应。他们可能变得孤僻、自卑,甚至脾气暴躁。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
郑琳主任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是取得康复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时期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较佳时期。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应立即就医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