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作为一种急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头号健康杀手”。每年约有330万脑梗死病例,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面对急性脑梗时,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何栋源主任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早期征兆,引起重视
急性脑梗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脑细胞坏死。如果您出现了以下症状:头晕、眼前发黑、性格突然转变,突发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站立不稳或行动不便,伴随着口眼歪斜、说话不清,单侧或双侧视力减退等,这可能是急性脑梗的早期征兆,一定要迅速拨打120。
有效预防,及时就医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同时关注体重,避免肥胖,戒烟戒酒。
健康生活方式
定时监测血压血糖,不吃油腻食物,合理饮食。脑梗死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缓解心理压力。
定期体检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检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若出现脑梗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治疗时间。
急救治疗,把握黄金时间
急性脑梗的治疗关键在于“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出现脑梗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往医院。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能够有效减少脑细胞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综合训练
运动功能康复
鼓励脑梗患者握拳、抬腿,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对于瘫痪或肌力较弱的脑梗患者,需辅助其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同时,通过训练坐位和站立平衡,提升患者平衡能力。当肌力和平衡能力恢复后,再进行步行训练,必要时使用助行器和拐杖。
语言功能康复
对于存在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患者,开展发音练习、词汇复述等语言训练,还可以使用图片、手势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表达需求。
认知功能康复
运用记忆游戏、数字记忆、拼图、阅读文字等方法,对患者进行集中训练,改善其记忆能力。同时,通过任务规划和执行训练,提高患者执行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鼓励患者自主完成穿衣、洗漱、吃饭等活动,逐步引导其参与简单的扫地、洗碗等家务劳动。
心理护理
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树立康复信心,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介入治疗。
定期随访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评估康复进展,调整康复方案。
患者就诊案例
65岁的赵先生(化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家人见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他送往昆明康瑞医院。到达医院后,经过紧急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何栋源主任迅速组织团队,对赵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其发病时间在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且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决定立即进行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赵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左侧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的症状逐渐缓解。随后,何主任为赵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语言功能康复和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赵先生积极配合,逐渐恢复了日常生活能力,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在何栋源主任的带领下,凭借专业的团队、先进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众多脑梗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康复的可能。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遭受脑梗的困扰,建议尽早前往昆明康瑞医院神经内科寻求帮助,开启健康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