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脑瘫与智障常常被混为一谈,这种误解不仅给脑瘫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额外的心理负担,也阻碍了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正确认识。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主任医师、副教授郑琳,为大家详细解读脑瘫,帮助大家打破偏见,深入了解这一群体。
一、脑瘫与智障的定义及区别
郑琳专家指出,脑瘫(CerebralPalsy,简称CP)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不一,而并非智力障碍。智障全称为智力障碍,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神经发育障碍,特征为智力和适应技能缺陷。
她进一步解释,尽管大约50%的脑瘫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但大多数脑瘫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脑瘫等同于智障,更不能以此作为评判脑瘫患者能力和价值的标准。
二、脑瘫的早期识别与诊断
郑琳专家强调,脑瘫的早期识别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她提到,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进一步的标准化神经发育学评估、运动发育评估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在矫正6月龄前做出脑瘫高风险儿的早期诊断。
此外,郑琳还介绍了国际上常用的识别脑瘫风险的检查方法,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和Hammersmith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HINE)等。这些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帮助医生在婴儿期就准确识别出脑瘫高风险儿,从而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三、脑瘫的康复治疗与预后
针对脑瘫的康复治疗,郑琳专家表示,通过早期发现、尽早进行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瘫的核心症状,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社会独立性。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技术,能够为脑瘫患儿提供全面康复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郑琳也指出,脑瘫的预后通常取决于脑瘫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经过适当的治疗和训练,很多患儿能够拥有近乎正常的生活。她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理解脑瘫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郑琳专家的详细讲解,我们对脑瘫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脑瘫并不等同于智障,它更多地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通过早期识别和积极的康复治疗,脑瘫患者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让我们携手打破偏见,共同为脑瘫患者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