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再吃一口!”妈妈端着碗,在客厅里追着4岁的浩浩跑,而浩浩手里攥着玩具车,一会儿围着沙发转圈,一会儿又蹲在地上摆弄积木,嘴里还念叨着“我是赛车手”,完全没把吃饭当回事。这样“追着喂饭”的场景,在多动症孩子的家庭里,几乎每天都要上演。
到了饭点,浩浩坐在宝宝椅上还没两分钟,就开始扭动身体,小手一会儿去抓桌上的筷子,一会儿又扯妈妈的衣角。刚喂进嘴里一口饭,他嚼了两下就吐出来,嚷嚷着“不好吃”,接着就要爬下椅子。妈妈好说歹说把他抱回来,刚舀起第二口,窗外飞过一只小鸟,浩浩立刻指着窗外大喊“小鸟!妈妈快看!”,身子探得老远,饭粒撒了一身。
一顿饭下来,妈妈要不停地跟在浩浩身后,从客厅追到卧室,再从卧室追到阳台。有时候好不容易让他坐下,浩浩却拿着勺子在碗里搅来搅去,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捏成小球,要么扔到地上,要么塞进玩具熊的肚子里。妈妈忍不住叹气,别人家孩子十几分钟就能吃完的饭,浩浩家要花一个多小时,往往是妈妈累得满头大汗,浩浩也没吃几口。
其实,浩浩不是“故意挑食”“不听话”,而是多动症让他没法在餐桌上保持专注。他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动静吸引,无论是玩具、窗外的声响,还是家人的对话,都能让他瞬间忘记吃饭这件事。而且他的身体总忍不住想活动,坐在椅子上对他来说就像“坐牢”,根本没法安安静静完成用餐。这样的餐桌表现,藏着孩子难以自控的无奈,也让家长在日复一日的追喂中,既疲惫又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