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的郭志超医生指出,儿童抽动症可以从以下小动作早期识别:
频繁扭脖子:这是抽动症中典型的运动性抽动症状,表现为孩子无法自主控制地快速向一侧歪头、转头,或颈部肌肉紧绷、僵硬,有时伴随轻微的“咔哒”声。一天内可能发作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且在紧张、兴奋、疲劳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频繁眨眼:孩子无法控制眨眼频率,有时会使劲闭眼、挤眼,初期可能只是单纯眨眼,逐渐会出现皱眉、吸鼻子、咧嘴、摇头等伴随动作。同样,紧张、疲劳、兴奋时症状加重,放松或入睡后减轻甚至消失。
其他运动性抽动:还可能出现耸肩、抖肩膀、甩胳膊、踢腿、踮脚、点头、摇头、甩头、歪脖子等动作,以及挺胸、扭腰、收腹等躯干抽动动作。这些动作突发、快速、重复,孩子不能自主控制。
发声性抽动:由咽喉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如清嗓子、干咳、发出“吭吭”“啊啊”等无意义声音,严重时会出现重复别人的话、突然尖叫甚至说脏话等情况。
郭志超医生提醒家长,若孩子出现上述异常动作,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先排除颈椎发育异常、颈部肌肉劳损、眼部不适等器质性疾病。若排查后无器质性病变,且症状符合抽动症特点,需带孩子到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