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很多风湿患者就会明显感觉关节“变敏感”——早上起床僵硬时间变长,出门吹会儿冷风就疼得厉害,甚至晚上睡觉时关节会隐隐作痛。其实秋冬风湿容易加重,主要是因为低温会让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炎症因子更容易堆积,进而刺激关节引发不适。不过不用慌,做好3个保暖小技巧,就能帮关节挡住寒气,减少疼痛困扰。
一个技巧是“精准护关节,重点部位别漏”。风湿容易“盯上”手腕、膝盖、脚踝、颈部这些小关节,保暖时要针对性防护,不能只靠穿厚衣服。比如出门时,给手腕套上薄款羊毛护腕,选那种贴合手腕但不勒的款式,既能保暖又不影响手指活动;膝盖可以穿加绒护膝,尤其是骑车、散步时,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膝盖,要是觉得护膝滑,可以选带防滑条的款式;脚踝别露在外面,穿高帮袜子或带脚踝包裹的鞋子,即使在家,也别光脚踩地板,穿双柔软的棉拖鞋能减少寒气从脚底侵入。另外,颈部也别忽视,穿高领毛衣或戴薄围巾,避免低头时冷风钻进衣领,刺激颈部关节。
第二个技巧是“环境保暖,减少冷刺激”。除了给身体“穿防护”,还要让生活环境保持温暖,避免关节反复接触冷空气。室内温度尽量维持在18-22℃,如果开空调,别让风口对着身体吹,尤其是别对着关节部位;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袋(温度别太高,避免烫伤)敷在容易疼的关节上,敷5-10分钟,让关节先暖起来再入睡,能减少夜间僵硬;洗手、洗菜时别用冷水,提前烧好温水,即使是简单的洗手,冷水也可能刺激手部关节,引发不适,长期坚持用温水,能减少关节受冷的频率。
第三个技巧是“动态保暖,让身体热起来”。光靠“裹得厚”不够,适当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自主产热,从内到外给关节保暖。早上起床后,别马上起身,先在床上做简单的关节活动:双手握拳再慢慢展开,重复5-10次,活动手腕;双腿伸直,慢慢屈伸膝盖,每个动作保持2秒,做10次,唤醒膝关节;然后下床后,在室内慢走5分钟,让身体逐渐暖和起来。平时也可以抽10-15分钟做轻度活动,比如打太极、做广播体操,动作幅度别太大,以身体不疲劳、关节不疼为度,这样既能让血液循环加快,又能避免过度运动损伤关节,帮身体维持稳定的体温。
秋冬保暖对风湿患者来说不是“小事”,而是保护关节、减少不适的关键。不用追求“裹得严严实实”,重点是精准、全面地挡住寒气,让关节始终处于温暖的环境中。坚持这3个小技巧,不仅能缓解秋冬的关节疼痛,还能减少炎症发作的频率,让你在天冷时也能轻松活动。如果保暖后关节疼痛还是加重,记得及时咨询医生,调整应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