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排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呐喊:我不想被 “冻” 在疼痛里!【成都看强直专病医院】成都附大强直医院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早上醒来像被水泥浇筑过,脖子转不动,后背硬得像块木板,稍微动一下就疼得钻心——这不是夸张,而是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日常。这种被患者称为‘冻住’的疼痛,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会一点点剥夺生活的主动权。但你知道吗?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打破疼痛的‘禁锢’。

一、这种“冻痛”,和普通疼痛不一样

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有个鲜明特点:“静息痛”和“晨僵”。患者往往在休息、久坐或夜间时疼痛加重,活动后反而能稍微缓解。比如久坐办公后,起身时腰背部像被卡住,需要慢慢活动才能伸直;凌晨3-5点可能会被疼醒,必须起来走动才能重新入睡。而晨僵更是典型表现,早上醒来后脊柱僵硬得无法翻身,这种“冻住”的感觉可能持续1小时以上,严重时甚至半天都缓不过来。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炎症攻击骶髂关节、脊柱附着点时,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静止时,炎症渗出物在局部堆积,刺激神经引发疼痛;活动时,血液循环加快,渗出物被吸收,疼痛才会暂时减轻。但如果任由炎症发展,脊柱的小关节会逐渐融合,就像骨头被“焊”在一起,可能真的变成“冻住的躯体”——弯腰、转身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二、别让疼痛“步步紧逼”:这些危害要警惕

疼痛不只是“疼”那么简单,它会形成恶性循环。为了避免疼痛,患者会不自觉地减少活动,而活动减少会导致脊柱和关节更加僵硬,炎症更难控制,疼痛也会变本加厉。长期下去,不仅脊柱会出现畸形(比如驼背、脊柱侧弯),还可能影响呼吸——胸廓活动受限后,肺活量下降,稍微活动就会气短。更隐蔽的是,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患者因为反复疼痛、身体活动受限,逐渐变得焦虑、自卑,甚至回避社交。有患者说:“看着别人能自由弯腰系鞋带,自己却要费力前倾,心里像被堵住一样。”这种身心双重折磨,会让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三、打破“冻痛”枷锁:从这3点开始行动

1.规范治疗:给炎症“踩刹车”药物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的核心。非甾体抗炎药能快速减轻疼痛和僵硬,是急性期的常用药;病情较重时,医生可能会开具生物制剂,精准抑制炎症因子。但要注意: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因为暂时止痛就擅自停药——炎症没被控制,疼痛只会卷土重来。2.科学锻炼:给脊柱“松绑”很多患者怕疼不敢动,其实适度活动是缓解僵硬、预防脊柱融合的关键。选择温和的运动,比如游泳(自由泳、蛙泳均可,避免蝶泳)、靠墙站立拉伸、缓慢的扩胸运动等,能增强脊柱灵活性和肌肉力量。比如每天做10分钟猫式伸展:双手双膝着地,交替拱背和塌腰,动作缓慢轻柔,能有效活动脊柱。记住:运动以“不加重疼痛”为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训练(如举重、深蹲)。3.日常护理:给身体“保温”又“减负”生活中一些细节能减少疼痛发作。比如避免久坐久站,每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睡觉选择硬板床,不用过高的枕头,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天冷时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寒冷可能诱发肌肉痉挛,加重疼痛。另外,疼痛发作时可以用温热毛巾热敷腰背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暂时缓解不适。

强直性脊柱炎带来的“冻痛”或许顽固,但并非无法对抗。别让疼痛定义你的生活——及时就医、科学应对,就能把身体从疼痛的“冰封”中一点点“解冻”,重新找回活动的自由。如果身边有被腰背痛、晨僵困扰的人,不妨提醒他们:这可能不是普通的劳损,早检查、早干预,才能避免被疼痛“冻”住未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