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常识】类风湿患者手指变形前,身体会发出这3个求救信号【成都看类风湿专病医院】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

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的损害是渐进性的,尤其手指关节作为常见受累部位,在出现明显变形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及时捕捉这些信号并干预,能有效延缓甚至避免手指畸形的发生。

首先一个信号:持续加重的晨僵,且活动后缓解不明显

晨僵是类风湿患者的典型症状,但手指变形前的晨僵会呈现“加重趋势”。初期可能只是晨起后手指发紧,活动5-10分钟就能缓解;而当关节损伤逐渐进展时,晨僵时间会延长至30分钟以上,甚至持续1-2小时,且活动后仍有明显僵硬感,仿佛手指被“胶水粘住”。这种变化的根源是关节滑膜炎症加重,导致关节液分泌异常、滑膜增厚,影响了手指的正常屈伸。若晨僵从“短时可缓解”变为“持续难改善”,说明手指关节的炎症已处于活跃状态,是变形前的重要预警。

第二个信号:手指发力时出现“卡顿”或“偏移”

在做抓握、拧瓶盖等动作时,若手指突然出现“卡顿感”——比如弯曲到一半时卡住,需要额外用力才能继续动作,或手指在发力时不自觉向外侧偏移(如食指偏向中指、小指偏向无名指),需高度警惕。这是因为类风湿炎症已开始影响关节囊和韧带,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囊的纤维化会让手指活动轨迹异常,韧带的松弛或挛缩则会打破手指原有的对齐关系,出现“力线偏移”。这种“卡顿”和“偏移”初期可能偶尔出现,若不干预,会逐渐变成常态,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畸形(如“天鹅颈”“纽扣花”样改变)。

第三个信号:静止时也会出现的“弥漫性酸痛”

手指疼痛原本多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缓解;但当关节损伤接近变形时,会出现“静止痛”——即使不活动,手指也会有隐隐的酸痛感,尤其夜间或寒冷天气时更明显。这种疼痛不同于锐痛,而是一种弥漫在整个手指(从指尖到掌指关节)的酸胀,有时还会伴随轻微肿胀,按压指关节两侧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炎症已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刺激了关节内的神经末梢,即使没有外力刺激,也会持续发出疼痛信号。静止痛的出现,意味着手指关节的损伤已从“滑膜层面”深入到“骨质层面”,若再不控制,畸形风险会大幅增加。

当这三个信号出现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手指负重、避免冷水刺激)并配合规范干预,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比如通过针对性的手指操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为关节提供额外支撑;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炎症,减少滑膜对关节的持续损害。抓住这些“求救信号”,就能为手指关节争取保护时间,避免走到畸形的地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特别擅长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急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的技术研究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擅长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周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家族遗传性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疑难性病症。

擅长:采用微创介导、溶解、氧化关节腔炎症等有害物质,使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有所改善,晨僵、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擅长采用先进仪器促修复受损骨质,使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关节活动障碍消失。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