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人体水分流失快,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科学饮水不仅能补充水分,还能辅助维持身体代谢、减轻关节负担。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的专家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总结出一套夏季科学饮水方案,帮助患者避开饮水误区。
一、饮水时间:少量多次,不渴也喝
类风湿患者夏季饮水忌“口渴才喝”,此时身体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关节周围血液循环。晨起空腹喝一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300毫升左右的温水(水温37-40℃),能及时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唤醒肠道蠕动,同时为关节滑液分泌提供基础水分。餐前餐后分段喝:饭前30分钟喝100-150毫升水,可促进消化液分泌;饭后1小时再饮水,避免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外出时定时喝:夏季外出时,每15-20分钟喝50-100毫升水,即使不觉得渴也要喝,防止脱水引发关节僵硬。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的专家提醒,睡前1小时可喝50-100毫升水,但别过量,以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休息。
二、饮水量:根据出汗量灵活调整
类风湿患者的饮水量需结合自身活动量、出汗情况而定,并非越多越好。日常基础量:在室内活动、出汗较少时,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即可,相当于7-9杯(普通纸杯约200毫升)。高温外出或运动后: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出汗较多,可适当增加饮水量至2000-2500毫升,但需分多次饮用,每次不超过2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特殊情况减量:若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等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引发水肿,加重关节肿胀。
三、饮品选择:避开“伤关节”的雷区
类风湿患者夏季饮水不仅要补水,还要避免饮品刺激关节或加重炎症。首选白开水、淡茶水:白开水是比较安全的饮品,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淡绿茶、菊花茶(不放糖)也适合饮用,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有助于抗氧化,但注意别喝太浓,以免影响睡眠或铁的吸收。可适量喝这些“功能性水”:出汗多的时候,可喝少量淡盐水(每1000毫升水加1-2克盐)或口服补液盐(遵医嘱),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也可喝常温的绿豆汤(少糖),帮助清热解暑,但每周不超过3次,避免绿豆的凉性对脾胃造成刺激。坚决不碰这3类饮品:含糖饮料(可乐、果汁饮料等):高糖会加重体内炎症反应,可能加剧关节疼痛。冰饮(冰汽水、冰奶茶等):低温会刺激胃肠道和关节血管收缩,引发关节不适。酒精类饮品:酒精会影响药物代谢,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对类风湿患者的整体健康不利。
四、特殊注意:这些细节别忽视
水温别太烫或太凉:饮水温度以37-40℃为宜,与体温接近,避免过烫(超过50℃)损伤食道黏膜,或过凉(低于20℃)刺激肠胃和关节。用吸管喝减少颈部负担:若患者颈部关节活动受限,可用带吸管的杯子饮水,避免仰头动作引发颈部疼痛。定期清洁饮水器具:水杯、保温壶等每天清洗,避免细菌滋生,尤其夏季气温高,更要注意饮水卫生,防止肠胃感染间接影响病情。
成都附大类风湿医院的专家强调,夏季科学饮水是类风湿患者护理的基础环节,既能维持身体代谢平衡,又能减少因脱水导致的关节不适。若饮水后出现腹胀、关节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让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水方案,助力平稳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