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哮喘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芮军,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指出,智能超导介入技术通过"超导定位+靶向治疗",为哮喘、慢阻肺等疾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呼吸疾病诊疗进入精准化时代。
一、核心原理:可视化精准诊疗体系
该技术借助直径仅2-3毫米的超导支气管镜,经自然气道直达肺部病变区域,搭载的4D高清成像系统实现支气管黏膜损伤、痰栓分布等微观病变的实时可视化。区别于传统药物的全身作用模式,超导导管可将药物精准输送至病灶,局部药物浓度提升10倍以上,在哮喘治疗中直接作用于气道高反应区,慢阻肺治疗中快速清除气道痰栓,实现"靶向给药、精准干预",药物用量较传统方式减少30%-50%。
二、三大临床优势革新治疗体验
微创安全,适应更广
无需开刀与全麻,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操作,术后2小时可活动,住院时间缩短至传统手术的1/3,并发症发生率仅0.3%,尤其适合高龄、肺功能差的患者。
高效快速,直击病灶
临床数据显示,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气道疏通效率达89%,能快速缓解呼吸困难;早期肺纤维化患者通过局部给药可抑制纤维增生,延缓病情进展。
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术后结合中医化痰散结、补气养血调理,从整体调节免疫,降低疾病复发率40%以上,形成"西医精准干预+中医固本"的特色体系。
三、技术价值与理性认知
芮军主任强调,该技术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早期肺结节)提供了新选择,更推动诊疗向"早期干预"转型。但需注意,其疗效因个体病情而异,严重肺纤维化晚期等复杂病例仍需综合评估。建议患者通过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测明确病情,与专业医师沟通技术适应证,制定个性化方案。
作为西南地区胸肺微创介入标杆,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依托64排螺旋CT与智能影像系统,实现从精准筛查到治疗路径规划的全流程支持。这项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小创伤为患者争取好疗效——正如芮军主任所言:"让呼吸疾病治疗更安全、更高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