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作为连接头部与躯干的“枢纽”,承载着支撑、运动和神经传导等重任。然而,现代人因长期低头、久坐不动,颈椎问题日益普遍。为了缓解不适,许多人尝试各种“护颈方法”,却不知一些看似合理的行为,实则正在悄悄伤害颈椎。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专家提醒:护颈需避开认知误区,科学养护才是关键。
许多人认为,颈椎不适时多仰头能“拉伸”肌肉、缓解疲劳,甚至刻意长时间保持仰头姿势。然而,颈椎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活动范围有限,过度仰头会使颈椎后侧韧带和肌肉被过度牵拉,前侧椎间盘压力骤增,反而加速退变。尤其是中老年人或已存在颈椎间盘突出的人群,盲目仰头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手臂麻木、行走不稳等严重症状。正确做法:颈椎锻炼应遵循“适度、缓慢、对称”原则,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米字操、颈肩肌肉拉伸等温和运动。
颈部受凉后,很多人会选择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但若热敷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反而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例如,急性颈椎扭伤或落枕初期,热敷可能扩张血管、加剧肿胀;而慢性颈椎劳损者若长期依赖高温热敷,可能使皮肤敏感度下降,甚至烫伤深层组织。科学建议:热敷前需明确颈椎状态,急性损伤应冷敷镇痛;慢性疼痛可选择40℃左右的温热毛巾或热敷包,每次不超过15分钟,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颈托是颈椎损伤后的常用辅助工具,能限制颈部活动、减轻压力,但许多人将其视为“护颈神器”,日常长时间佩戴。然而,颈椎的稳定性依赖肌肉、韧带和骨骼的协同作用,长期依赖颈托会导致颈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反而降低颈椎自身支撑力,形成“越戴越弱”的恶性循环。专家提醒:颈托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症状缓解后需逐步脱离,并通过游泳、抗阻训练等加强颈肩肌肉力量。
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强调:颈椎健康需要“精准养护”。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坐姿和睡姿;若出现颈部疼痛、僵硬或上肢放射痛,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切勿自行处理延误病情。从今天起,走出护颈误区,用科学方法守护颈椎的“年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