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老年后,许多人常被腰背部反复发作的酸痛、僵硬困扰,尤其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虽能缓解,但总反复发作——这很可能是腰肌劳损在“作祟”。在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的门诊中,腰肌劳损占腰部疾病就诊量的近四成,且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究其原因,除了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退化,许多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实则是诱发或加重腰肌劳损的关键因素。
长期不良姿势:腰部“无声的负担”
中老年人常因家务劳动、带孙辈或久坐娱乐(如打麻将、看电视)保持固定姿势。弯腰拖地时弓背、抱孩子时腰部过度前挺、久坐时瘫在沙发上……这些姿势会让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拉伸或过度收缩状态,肌肉纤维反复微损伤,逐渐形成无菌性炎症。研究表明,持续弯腰超过30分钟,腰肌承受的压力是直立时的3倍,长期如此,劳损几乎不可避免。
缺乏适度运动:肌肉“用进废退”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人因担心受伤或单纯犯懒,减少了运动量。但腰部肌肉若长期缺乏锻炼,会逐渐萎缩、弹性下降,无法有效支撑脊柱、分散压力。日常活动中,哪怕是弯腰系鞋带、提轻物等小动作,都可能因肌肉力量不足而引发损伤。相反,规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游泳、平板支撑、八段锦)的中老年人,腰肌劳损发生率显著降低。
忽视腰部保暖:寒湿“趁虚而入”
中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但部分人因爱美或怕麻烦,冬季穿衣单薄,或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导致腰部受寒。寒冷会引发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肌肉代谢废物堆积,炎症因子增多,进而加重酸痛感。许多患者反馈,受凉后腰痛会突然加剧,正是这一机制的表现。
提重物姿势错误:瞬间“压垮”腰部
中老年人常需搬运重物(如买菜、搬家具),但若未掌握正确方法(如弯腰直腿提物),而是屈膝下蹲、用腿部发力,腰部会承受数倍于物体重量的压力。一次不当搬运可能直接导致肌肉拉伤,长期如此则加速劳损积累。
在成都保髋颈腰椎病研究中心,我们建议中老年人从日常细节入手预防腰肌劳损:保持正确坐姿、定时起身活动;每周进行3次核心训练;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腰部受凉;搬运重物时先蹲下再起身。若已出现反复腰痛,切勿自行按摩或贴膏药,应及时就医,通过理疗、康复训练等科学方式缓解症状,避免病情迁延。守护腰部健康,从改变每一个“伤腰”的小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