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甘肃政法学院心理学讲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王爽
父母经常为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纠结不已,其实发展兴趣不如从运动开始。运动形式多、内容丰富,容易吸引注意力,能使孩子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培养勇敢、自信、自制力、团结合作等品质。
运动促进分泌快乐激素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运动细胞,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可使孩子的感知精确化,比如涂鸦、剪纸、串珠等能促进手脑协调发展;舞蹈、跳绳、游泳等大动作可增强心血管功能。
运动还能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运动时,体内分泌多巴胺,俗称“快乐激素”,有助释放压力,减少负面情绪。同时,运动能使孩子宣泄剩余精力,减少攻击和破坏行为。运动场上,孩子能学会配合、轮流上阵,输了比赛时不气馁、恭喜对手,不把所有荣耀都归于自己,更富有创造性、规则意识与自主性。
不同年龄段运动特点不同
不同阶段,孩子的运动发展特点不同,家长可根据其特点发展运动兴趣。0~2岁,婴幼儿主要发展爬、站、走等大动作,以及够物和抓握等精细动作。2~6岁,大肌肉动作发展,可参与更多运动,比如两三岁孩子走路开始有节奏,但上肢还不灵活,这时可做接抛东西等运动;三四岁上肢较灵活,可以跳远、攀爬、骑三轮童车;四五岁跑得更稳,可以单脚跳和跑,能用手接球,玩投篮、足球等;五六岁时,孩子跑步速度加快,可以骑滑板车等。
精细动作方面,2~6岁孩子主要发展涂鸦等绘画能力,以及自己穿衣服、修剪、粘贴等活动。6~11岁,孩子的跑、跳、球类技能变得更精细,表现出灵活性、平衡性、敏捷性、力量感等特点,可以熟练地玩跳房子、踢足球、走平衡木等。
重参与,轻技术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时,要强调注重参与的乐趣,而不是掌握正确的技术。孩子运动时,家长要给予积极回应,得到鼓励才能更有热情。如果父母和老师批评孩子做得不够好,或者强迫孩子进行技能训练,可能使其感到压力和焦虑,阻碍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男孩更适合竞技性较强的大动作活动,女孩适合安静一些的精细动作活动。其实,鼓励女孩参与拼抢等运动,男孩参与构造游戏、画画等精细动作活动,如果能从中得到赞赏,他们的表现都会更突出。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