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 石汉平
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让医生成为“高危职业”。这令不少医生感到心寒,从医之路何其艰难,呼唤社会更多理解。
一难:课程繁多。在高等教育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比医学学制更长、教材更多。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统计,国家规定的五年制医学本科教材多达52本,其他专业本科一般约30本。博士学位在很多行业可能是“奢侈品”或“金招牌”,但对医生来说,却是“必需品”和“敲门砖”。
二难:终生学习。医学生毕业后,通常还要进行3~5年的住院医师通科规范化培训、2~4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完成上述所有培训后,才能成为医生。成为医生后,学习也不能停止,医学科学日新月异,每一点新知识、每一个新发现,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这就要求医生必须终生学习。
三难:生儿育女。医生完成所有学习及培训,成为合格医生时,一般已经40岁左右。所以,医生们尤其是女医生普遍晚婚晚育,且生育子女数量比其他行业从业者少。
四难:竞争激烈。各级各类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其他行业难以想象的。理论上,每隔5年医生可晋升一级职称,但实际上,晋升名额有限,与纯研究人员相比,医生晋升普遍较慢。
五难:关系复杂。医院是个小社会,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在医院里面都有体现:医生水平太差,被人看低;水平太高,遭人妒忌。总体来说,一个风清气正的医院,里面的矛盾就少;一个凝聚人心的医院,里面的关系就简单。
六难:压力大。多数医生基本没有休息日,平日上班,周末参加学术会议,每周工作7天。医生是高强度工作,不仅体现在体力上,也体现在精神上。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任何闪失,所以医生被形容为“尖刀上跳舞”的职业。
七难:收入偏低。据了解,美国、加拿大、日本医生的收入是我国同行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即使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医生收入依然偏低。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与收入形成鲜明反差。
八难:环境恶劣。医院是辐射危害、生物危害、交叉感染、环境污染风险等多种危害与风险集中的地方,医生时时刻刻都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放射科、放疗科、感染科、检验科、肿瘤科等科室的医生风险尤其大,导致医生成为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九难:忍辱负重。当下我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众所周知,这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但是,一些有怨气的患者却把问题都推到医生身上,让医生有“背黑锅”的感觉。
十难:医患纠纷。医患纠纷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国家都有,但现在的中国是文明、富强、民主、法制的国家,伤医事件如此频繁令医生寒心。可喜的是,随着大家对医生工作的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有所缓和。
尽管从医路漫漫,如此艰难,作为医生,我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不为其他,只为患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