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满眼望去,生活中很多年轻男女都长着这样的“标配脸”。换句话说,就是人工雕琢痕迹很重的“网红脸”。
千篇一律的脸既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也暴露出了社会的浮躁。《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国内选择通过医美改善容貌的人比2016年同比增加42%,远高于7%的全球增速。街头巷尾的广告牌、社交网站的讨论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有关整容的信息比比皆是,让人强烈感受到这一市场的旺盛需求。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们对美的需求更加强烈;技术的发展,也让人们对美的渴望有了更好被满足的可能。于是,整容成为了一种时尚,并不断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其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自己变得更美,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抹杀掉自己的相貌特色,非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模板,为自己打造一张流水线式的脸?这可能与个人的审美有关,但更多的恐怕还是社会大环境所致。一方面,电视、网络、社交媒体日益发达,我们的视野前所未有的宽阔,但对美的认知却不断收窄。潮流、时尚界定着我们的趣味,明星、网红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让美的定义逐渐单一、趋同。另一方面,颜值的确与利益挂钩。在“网红经济”“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不少人凭借姣好的容颜,每天发发美照、在网上插科打诨聊聊天,就可以集聚万千粉丝,获得不菲收入。这样的捷径让很多人心向往之,于是走上效仿之路,以为复制了美貌,就可以复制成功。浮躁的社会风气,急功近利的心态,都在不断催生着“网红脸”的产生。其实,环肥燕瘦,各有其美。美本来就是参差多态,没有固定标准的,但在商业化浪潮中按照标准化模版“量产”出来的美便成了千篇一律,很难再让人产生审美惊喜,很多时候甚至会给人以俗气之感。我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相较于美的没有灵魂的外表,我们更期待一个人饱满的内在。
当一个人的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外表,当一个人的思想总被别人牵着走,即便他拥有了所谓的“美貌”,最终也将与世界的丰富性擦肩而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独家授权的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