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哺乳期间接受药物治疗其乳汁中的药物对婴儿也有一定影响,虽然多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极低,不致于影响婴儿健康,但也有一些药物从乳汁中排出较多,足以使吃奶的婴儿产生全身效应。
首先,婴儿应忌食含有抗生素类药物的母乳,虽然大多数的抗生素类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不大,但却能引起婴儿的不良反应,乳母服用常规剂量的氯霉素,其乳汁中的药物浓度约为血液中的一半,婴儿吃奶后可出现腹泻、呕吐、呼吸功能不全、皮肤发灰及循环功能衰竭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灰婴综合症。
此外,还会影响婴儿的造血系统,乳母服用四环素,其乳汁中药物浓度约为血液中的十分之七,婴儿吃奶后会使牙齿发黄,影响骨骼发育,乳母口服或静脉注射红霉素,乳汁中的药物浓度较高,长期使用会使婴儿肝脏受损,链霉素、卡那霉素,亦可通过乳汗影响婴儿的听觉功能。
其次,婴儿应忌食含有中枢抑制药物的母乳,乳母服用吗啡类镇痛剂,可通过乳汁使新生儿出现呼吸抑制。如果乳母连续应用冬眠灵及安定或每次使用剂量过大,会使婴儿嗜睡、体重减轻或发生新生儿黄疸,乳母长期服用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会使婴儿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第三,婴儿宜忌食含有类固醇类药物的母乳,一些乳母为了避孕连续服用避孕药,而类固醇类避孕药可通过母乳引起男婴的乳房增大和女婴的阴道上皮增生。因此,乳母应采用其他方式避孕,不宜服用避孕药,乳母服用类固醇类避孕药除了危害婴儿健康外,还会抑制乳汁分泌,使乳母的泌奶量减少。
第四,母乳中含有下列药物时亦不宜食用,如磺胺异恶唑、麦角制剂、碘化物、溴化物、香豆素类、硫尿嘧啶以及甲糖宁、阿托品等,这些药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危害婴儿健康,乳母应慎用或禁用这些药物。
总而言之,母亲在哺乳期用药应当慎重小心,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应当接受医生指导,不要随便用药,不用对安全性和疗效有怀疑的药物,宜选用短期服用的药物,不宜服用作用期长、排泄缓慢或有积蓄作用的药物,应选用每天服用一两次的药物,不宜用每4——6小时服用一次的药物。
乳母在用药治疗期,如果婴儿继续吃奶,应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反应。如果乳母因病情需要服用抗肿瘤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激素、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时应及时断奶,改用人工喂养。乳母患急性病需用对婴儿毒性较大的药物时,可暂断哺乳,改用牛奶等进行人工喂养,并定时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病愈停药后再继续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