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头,在古代书面语中,又叫“大辟”。正史中对于“大辟”的记载都比较简略,对于行刑过程的记载更是少之又少。例如《文献通考》:
“孝文除口误,开酒禁。故事,皆斩裸形伏质,太和初,制不令裸形。又令高闾修旧文,随例增减,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
由于刽子手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贱役,所以,正史中描述其生活的文章也并不多。
正史之外,一些文学作品向我们提供了了解行刑过程的途径,但这些作品中并没有提及往刀上喷酒的行为。《皇清秘史》中如此描述一次处决犯人的过程:
“侍卫们哪由他分说将他按在地下,算是叩过头,便推出棚外。到行刑的地方,叫他跪下,肃顺仍是不跪,那侍卫又将他按倒,肃顺又破口大骂,还拿十分龌龊的话,骂西太后。
睿亲王仁寿,与刑部尚书载龄,见肃顺骂得太不成话了,便叫刽子手拿刀口搁在肃顺的嘴里,舌头也割断,牙齿也磕落,他满嘴流着鲜血,还是骂不绝口。
睿亲王仁寿便叫刽子手赶快斩决,刽子手奉谕之后,也等不及时辰,便举起虎头大刀,嚓吃一声,把肃顺的脑袋砍了下来。顿时两旁街道上瞧热闹的人,都欢喜震天,如雷贯耳,人人喝采,无不叫快。”
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戏剧《窦娥冤》中,对于行刑动作的描写则十分简略: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开刀就是戏剧中砍头的动作。在流传至今的戏剧表演中,这一幕就是演刽子手的做一个砍的动作,然后,窦娥就扑通倒下了。只是讲了砍头这一动作,也没有对于喷酒的描述。
不过至少明确的是,刽子手并没有那么多拖拖拉拉的动作,往往手起刀落就完事了。除了古代的文学作品之外,现代的文学作品也没有往刀上喷酒的描述。例如莫言在《檀香刑》中的是这么写行刑过程的:
“‘时辰到——’随着他的喊叫,大喇叭一齐悲鸣起来,那些个马兵也都嘬着嘴唇,吹出了呜呜的声音。
一个刽子手伸手揪住了死囚的小辫子,往前牵引着,使死囚的脖子直如棍子。另一个刽子手,用胳膊拐着刀,身体往右偏转,然后,潇洒地往左转回,噌,一道白光闪过,伴随着半截冤枉的哀鸣,前边那个刽子手已经把死囚的脑袋高高地举了起来。
执刀的刽子手与他的同伴站成一排,面对着监刑官,齐声高呼:‘请大人验刑!’”
1851年,英国驻华领事馆翻译密迪乐对于一次在中国目睹的行刑过程的回忆,应该是可信度比较高的的记载,其中也没有提到往刀上喷酒的行为。
事实上,刽子手不会在行刑过程中有很多内心戏。刽子手在首次“登场”之前往往要经过数年的刀法练习,从劈冬瓜到削稥头,再到熟悉人的颈部关节,就算这样,在执行中也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够顺利完成“人头落地”的任务。
有观点认为刽子手出于消毒、使刀变得更快等目的会往刀上喷一口酒,这些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过祭刀、壮胆的说法倒有几分可能性,但这并非所有刽子手的标配行为。
当然,影视剧之所以都这么拍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剧情需要,使得整个行刑过程的表演动作更加饱满,也或许,就是为了给皇上派来的特使一个喊“刀下留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