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率先在本市成立了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即对慢性肾病患者施行医疗、营养与护理宣教“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半年过去了,接受这种治疗模式的人与其他患者相比有何不同?对于越来越高发的慢性肾病,我们又该关注哪些因素呢?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天津“慢肾”患者逐渐增多
最新《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0.8%,以此数据估计,我国约有CKD患者一亿多。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慢性肾病在天津已经成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病科主任涂阳科介绍,天津的慢性肾病发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让医生们深有感触的是,随着市民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巨大变化,在传统与免疫相关的慢性肾病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今本市继发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肾病患者也越来越多了。
多数人“三期”才来就诊
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患者问医生:“这病怎么去根呀?”对此涂阳科主任说,导致肾病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很多还在科学探索阶段,所以目前不可能根治。那些打着“根治肾病”旗号的医疗机构都是不负责任的。不过,慢性肾病尽管像很多慢性病一样不可治愈,但在规范的个体化分期治疗下,病情发展可被延缓,患者完全能够拥有满意的生活质量。
与医生的期望形成强烈落差的是,很多人发现患了肾病并不及时就医。“管理中心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我们发现前来就医的几乎都是‘三期’甚至‘五期’患者。”涂阳科主任告诉记者,肾病根据病情进展不同分为五期,“一期”“二期”的患者只是有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到了“三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贫血、乏力等症状,而“五期”则是大家十分恐惧的尿毒症。
“被诊断为慢性肾病不等于逃不出尿毒症的结局。”他再三强调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意义,并提醒肾脏损害和身体其他部位损害相比有个很大的特点,即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这就需要大家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并做到定期化验尿常规。
“管”与“不管”差别很大
对“慢肾”患者而言,“管”与“不管”差别很大。有资料显示,台湾地区的医疗、营养、护理宣教“三位一体”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接受这种管理模式的患者,做透析的时间明显延迟,透析的比例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期与生活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
“我们操作的时间还短,不过已经让很多患者明白了不是患上肾病,海鲜、豆制品就完全不能吃了。特别明显的是,慢性肾病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正在降低。”该管理中心营养专家、该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告诉记者,进入管理中心的慢性肾病患者,从营养角度能看到明显改善,相信未来能让更多的肾病患者受益。
肾病小知识
满足啥条件就算得肾病?
过去,肾病的分类很复杂,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病等诸多种。近年国际上已将慢性肾病的概念统一,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能归为慢性肾病—时间超过3个月,尿液和相关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90%。
肾病容易盯上哪些人?
五类人最易被“慢肾”盯上:
1.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功能自然衰老,因此四五十岁的人,尤其要关心肾脏功能,最好每年都要检查尿常规、肾功能。
2.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会加重肾负荷,长期高血压也会引起肾动脉的硬化,影响肾功能。
3.乱吃药的人。药物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很大的伤害。
4.糖尿病人。1/3的糖尿病患者10年左右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
5.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沉积在血管中,会使肾动脉硬化,同时肥胖的人较高的机体代谢,也会使肾脏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