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就要到了,一些家长担心,带着宝宝乘坐飞机或者火车,较大的噪音会不会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损伤。而且,节日期间商场举办的高分贝的室内活动,是不是也不适宜带着孩子参加?
传导性耳聋可恢复
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庞冲介绍,儿童听力损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就是听神经受损,耳蜗受损,不太好恢复;另一种是传导性耳聋,就是中耳这一部分,如鼓膜、听小骨等路径传导出现了问题。
在飞机起落的时候,会有一个压力的变化,这可能对中耳造成一定的影响,个别的人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暂时传导性耳聋,这种耳朵发堵、发闷等暂时性症状是可恢复的,不用特别担心。
在飞机升降这个过程当中,吞咽口水或者嚼口香糖,可以让鼻腔和耳朵中间的咽鼓管开放,从而缓解这种暂时的听力下降。
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杰表示,传导性的听力下降可逆性比较高,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各种治疗的方案,能够帮助恢复,但是,感音神经性的耳聋,通过药物治疗提高听力或者恢复听力的几率非常小。
“0-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听力损失不仅会造成言语发育迟缓或聋哑,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造成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张杰说,保护孩子听力,应该从0岁开始。对于听力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关键也在于“早”。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已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展。张杰介绍,北京市所有的新出生婴儿都会做新生儿听力检查,如果筛查不通过,妇产医院就会建议家长,在新生儿42天的时候再去做一个复筛,如果还有问题,等3个月的时候再做一个复筛,仍然有问题的,就会转诊到北京市指定的6家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在那里做一个详细的诊断性听力检查,检查后,会发现有相当的病人听力是好的,也会有少数的病人是真正的听力不好,真的听力有问题,就要进行治疗了。
听力筛查只是手段之一
北京已确定6家医院承担0至6岁儿童听力障碍的诊治,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及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根据统计,过去十年,这6家医院累计接受转诊复筛没有通过的有一万余人。
然而,在临床中,张杰发现,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所谓早预防,就是要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只要筛查过了关,就可以高枕无忧,无需格外在意了。但实际上,新生儿听力筛查只是一种物理检查手段,它能测出孩子当时是否有听力异常的可能,却不能给出孩子是否属于耳聋高危人群的提示。而且,除遗传因素外,感染、药物中毒、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都可能在后天造成孩子听力障碍。
张杰建议,除了给孩子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外,新生儿的耳聋基因检测也是听力保健的重要一环,若检查结果异常,就应来医院进行针对性干预。此外,家长还应做到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健康保健,并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变化。一般来说,3个月大小的婴儿就会对强声音有反应,半岁前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9个月时能主动向声源处转脸,不晚于1周岁会有言语意识,家长对此应有所重视。平时在家测试孩子听力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除听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如视觉、触觉等),一旦怀疑异常,应尽早到医院做听觉功能检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