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值低于低正常值 100×109/升(L),患者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发病群体多为婴幼儿,慢性发病群体多为成年女性,发病原因为血小板减少,由此导致内脏出血、皮肤黏膜有瘀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是什么,很多人都未曾了解过,接下来,教一下大家如何正确识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正确识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潜伏期比较长,为2-21天,发病者多为婴幼儿,突然发病后,会出现畏寒怕冷、高热不退、皮肤黏膜有瘀斑的临床症状。若疾病累及内脏,可有胃出血、鼻出血、胃部不适、胃痛等临床症状。病情较为凶险,应及早治。治疗后,若预后良好,则无须再服用药物辅助治疗。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缓慢,发病者多为20-30岁的成年女性,早期发病时症状较轻,临床症状为月经过多。随着病情的发展,因疾病累及内脏、皮肤等其他器官,所以患者皮肤黏膜会有瘀斑,皮肤会轻度肿大,胃会出血。若不治疗,长期出血会导致贫血,病情再迁延半年,疾病反复发作的机率很高。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治疗
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是什么后,患者就应及早治疗,并注意休息。治疗方法如下:
1.泼尼松:具有减轻病症,防止脑出血的作用,是本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有效后逐渐减少剂量。病情较为严重者可在初期先用冲击疗法治疗,然后待病情稳定后再用常规疗法治疗。
2.免疫抑制剂:对缓解病症具有较佳疗效,常用药有硫唑嘌呤、环磷酰胺。
3.人血丙种球蛋白:连用5天效果较佳,用法为静脉滴注。
此外,专家提醒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年女性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期除了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是什么外,还要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若治疗效果较佳,则病情好转得快;若治疗效果不佳,则要尝试用别的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