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冒,感染的情况发生时,很多患者都会发现自己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减少了,而临床上,医生也常说感染会导致血小板的减少,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人都不了解,今天我们就以来探讨下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和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缘由。
血小板被破坏是减少的主要原因
血液病专家李文雨介绍,血小板的生存时间为7~9天,骨髓每天生产约2.5×1011个血小板,释放到循环血液中。这些血小板在血循环中循环绕行10000周后消失,总的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血小板可释放或传递影响内皮细胞功能的物质;内皮细胞也表达或释放能够抑制血小板功能,或促进血小板活化的表面受体或可溶性介质。
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不是空口无凭
当感染发生时,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发生改变,这两种细胞均被激活,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致使血小板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感染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也启动了对病原微生物的反应,使炎症反应放大、更多的细胞因子参与进来。如此一来,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被激活,同时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终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或被吞噬细胞吞噬。
另外,感染后骨髓中的吞噬细胞数量增加,以及长期、大量应用半抗原性抗生素等,也会引起血小板的进一步破坏,数量减少。
血小板破坏过多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血小板的破坏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总结: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确实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我们不容易预防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免疫能力,避免疾病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