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较为常见和高发的疾病,而妊娠合并胆囊炎则是出现在女性怀孕期间,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出现了胆囊炎,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危害母婴健康。不过很多孕妇有此疑问,妊娠合并胆囊炎到底是种什么疾病呢?
妊娠合并胆囊炎其实就是妊娠期出现了急性胆囊炎,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除了胆囊结石的原因外,还与妊娠本身的原因有很大关系。由于女性孕期会分泌大量的孕激素、雌激素等,这些激素会导致胆囊内胆汁的排出变得缓慢而出现淤积,使得胆汁的浓度变得浓稠,从而刺激胆囊,导致胆结石的出现或者胆囊炎的发生。
怀孕后,如果出现了妊娠合并胆囊炎,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防止由于疾病导致胎儿受到影响或者增加了分娩时的难产率。为了母子的健康,妊娠合并胆囊炎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那么比较好的方式还是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属于保守治疗的一种,药物治疗见效较快,可以有效缓解孕产妇的痛苦。药物治疗能起到消炎镇痛、促进胆汁排空和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2、控制饮食:胆囊的作用是排出胆汁,而胆汁就是帮助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所以在妊娠合并胆囊炎期间,患者一定要控制好饮食的摄入。会给胆囊增加负担的高脂肪饮食应该禁止食用,而应多吃高蛋白、高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
3、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不起效果,患者的妊娠合并胆囊炎仍有持续加剧的情况,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但是除非病情非常危急,否则还是尽量等到产后在进行手术。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病灶脓液引流术等。
妊娠合并胆囊炎的病因虽然很多,但是由于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如果孕妇在饮食上不加节制,会导致胆汁分泌过多,胆囊的负荷加重,从而增加了妊娠合并胆囊炎的概率,因此要想预防孕期胆囊炎的出现,合理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