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升高,引起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大多是在饮食方面,比如暴饮暴食或常吃带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每个人发病因素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 ,所以对于胆结石这种疾病来说是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身体健康恢复。
正常人的胆囊位于右上腹,因此胆囊结石的症状也主要表现在右上腹。如果胆囊结石比较大(直径大于1cm),病人可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疼痛,还会出现右侧肩背部疼痛,伴有食欲不振,不能进食油腻饮食,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如果结石的直径在0.5cm~0.8cm之间,就可能卡在胆囊出口,形成医学上所说的“结石嵌顿”,使胆囊内的胆汁排出困难,出现胆囊极度扩张,严重者可以出现胆囊化脓、坏死。
嵌顿的结石还可以压迫胆总管,造成胆总管坏死,或引起胆总管梗阻或部分梗阻,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发黄,使治疗相当棘手。另一严重后果是,由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这是由直径在0.3cm~0.5cm之间的胆结石随着胆汁排到肠道的过程中,卡在胆道进入肠道的出口,使胰液排出受阻而形成的有生命危险的疾病。
胆结石是造成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占80%以上。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如果胰腺发生大面积急性坏死,可以
出现病人急性死亡。当前国内外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还相当困难,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是死亡率仍然高达40%~80%。另外,胆囊结石如果不治疗还有发生胆囊癌的可能。
胆囊结石的诊断主要采用B超检查,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胆囊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应该是手术切除胆囊,清除产生胆囊结石的病根。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大,一般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现在已常规腹腔镜手术,这类手术对人体损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手术后第二天病人就能下床活动。
胆囊切除后,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有人说胆囊切除后可以使结石向胆管和肝脏转移,这是一种误解。这类病人即使不切除胆囊,病人的胆管和肝脏内仍然会长结石,这是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和手术无关。开刀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因此,在疾病初期,人们往往选择服药排石,像中药排石通淋化石治疗,药性温和,对人体毒副作用小。
总之,人们要做好预防,保持饮食结构平衡,少吃油腻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