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不清楚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下面来讲解下,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占10%-15%),占血液系统肿瘤死亡人数的15%-20%。随着对骨髓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虽然骨髓瘤目前仍无法,但目前的治疗方案可显着延长患者生存期,新确诊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5年左右。本文综述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诊疗进展。
发性骨髓瘤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在骨髓瘤中,骨髓瘤浆细胞在骨髓浸润并产生单克隆蛋白,此蛋白在血液或(和)尿液中均可检测到,损伤器官或组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发性骨髓瘤发病前会出现机制不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这是一种无症状的疾病状态。多发性骨髓瘤多发于老年人(中位年龄70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确诊病例中15%是60岁以下,40岁以下占2%。非裔加勒比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是白人两倍,所有种族群体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50%。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目前还没有已知的遗传因素或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2.涉及哪些病理生理学过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是由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过程中遗传基因发生突变。约半数病例发生染色体易位,即癌基因易位到14号染色体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基因易位),导致癌基因过表达和细胞增殖失控。其他病理特征是细胞具有部分奇数三倍体,即染色体3、5、7、9、11、15、19和21。这些众多三体的表现称为超二倍性。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骨髓瘤中也存在一些基因突变,如RAS基因突变。因为骨髓瘤细胞增长和存活要依赖骨髓中其他的细胞,比如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基质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故以骨髓微环境为靶标的治疗方法有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