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从3周岁到青春期之前,孩子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长期比同龄孩子低半个头,那么孩子就可能有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应该趁早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建议家长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
目前不少人把儿童“矮小”当成是“晚长”,其实这两个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相同。所谓的“矮小症”,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其实,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比如说,妈妈发育晚,十五六岁才来月经,说明家里的遗传倾向就是偏晚的。我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例,这个孩子小时候长得晚、长得慢,到了别人已经不长个儿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可能二十岁才追上正常人的身高,但这个孩子后个子都不矮。所以,矮小和晚长是完全不等同的两个概念。
值得提醒家长们的是,一定要定期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监测,然后与同龄孩子比较,和前一年的身高比较,以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正常儿童每年能长高5-7厘米。如果生长速度正常,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矮小的孩子仍可以继续观察,并不急于治疗。倘若生长速度不正常,而家长却一直认为孩子是晚长,那么待到检查之时发现骨龄大(骨龄越大,长个空间越小),往往就错过了佳治疗时间(骨龄越小,矮小症治疗效果越好),后悔莫及。建议,如果家长自己拿不准,让医生来判断孩子到底是“晚长”还是真正的“矮小”,医生会通过身高、骨龄、生长发育状况来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