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脊柱健康直接关系到日常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生活中难免遇到需要提重物的场景,比如搬快递、拎购物袋、抱孩子等,但很多患者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提”“提多重合适”。事实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建议提重物,尤其是重量较大或需要弯腰、扭转身体才能提起的物品——提重物时产生的额外压力,很可能加重脊柱损伤,让病情雪上加霜。
首先要明白,强直性脊柱炎的核心问题是脊柱及周围关节的炎症与骨质破坏,患者的脊柱本身就比健康人更脆弱,稳定性较差。提重物时,身体需要通过腰背肌肉发力来支撑重量,而患者的腰背肌肉可能因炎症影响出现力量不足、弹性下降的情况,难以稳定脊柱。此时,重量会直接传导至脊柱椎体与椎间盘,导致椎体受压加重,可能加速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甚至引发椎体变形、脊柱弯曲,进一步加重“驼背”“脊柱强直”等问题。
更危险的是,提重物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弯腰、扭转身体,比如从地上拎起箱子时弯腰,或转身放置重物时扭转脊柱——这些动作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来说,相当于“双重伤害”。弯腰会让脊柱处于过度前屈状态,加重椎间盘前方的压力,可能诱发或加剧腰背疼痛;扭转则会牵拉脊柱周围的韧带与关节,而患者的关节因炎症已存在活动受限、韧带僵硬的问题,扭转动作容易导致韧带拉伤、关节损伤,甚至引发急性疼痛发作,让患者陷入“提重物→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的恶性循环。
有些患者可能会说“偶尔提一点轻的应该没事”,但“轻”的标准因人而异,且即使是看似不重的物品,若长期或频繁提拿,也会累积对脊柱的伤害。比如每天买菜时拎着几斤重的袋子,看似重量不大,但走路时袋子的晃动会持续对脊柱产生牵拉,长期下来仍可能加重腰背不适。若必须提拿少量轻便物品(如一两本书、一个小背包),也需注意方法:提拿时保持腰背挺直,避免弯腰,用腿部力量起身,而非靠腰腹发力;尽量用双手分摊重量,避免单手提拿导致脊柱受力不均;提拿后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及时放下休息,让脊柱恢复放松状态。
日常生活中,患者更应学会“借力”与“避重”,从源头减少提重物的需求。比如网购时选择送货上门服务,避免自己搬快递;购物时使用拉杆箱或带轮子的购物袋,用拖拽代替手提;家中物品摆放时,将常用物品放在腰部以上、胸部以下的高度,避免需要弯腰或踮脚才能拿取;若有孩子,尽量使用婴儿车、婴儿背带等工具,减少直接抱孩子的频率。这些细节虽小,却能有效减轻脊柱负担,避免因提重物引发的额外损伤。
除了避免提重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日常还需做好脊柱保护:保持正确的站姿与坐姿,避免含胸驼背、久坐久站;选择能支撑脊柱生理曲度的床垫与座椅,让脊柱在休息时也能得到妥善呵护;适度进行腰背肌肉锻炼,比如靠墙站立、轻柔的腰背伸展动作,增强肌肉力量以支撑脊柱;注意脊柱保暖,避免受凉导致肌肉僵硬、疼痛加重。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需要“细心呵护”,提重物这种易加重脊柱负担的行为,能避免就尽量避免。若实在无法避免,务必掌握正确方法并控制重量,同时做好后续休息与护理。保护好脊柱,才能减少疼痛困扰,维持正常的活动能力,让生活更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