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类风湿患者来说,手部是易受影响的部位之一。手指、手腕的关节疼痛、僵硬,不仅会影响穿衣、吃饭、写字等基本生活,长期忽视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其实,日常做好手部护理,通过简单动作就能有效预防僵硬、缓解不适,让双手保持灵活度,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手部护理的关键,首先要避开“过度使用”与“完全不动”两个误区。很多患者因担心疼痛而尽量不活动手部,长期下来肌肉会逐渐萎缩,关节灵活性下降,反而加重僵硬;也有些患者没在意手部不适,继续从事需要反复用力的活动,比如长时间打字、拧瓶盖、做家务,会给受损关节带来额外压力,加速关节磨损。正确的做法是“适度活动+科学防护”,在减少手部负担的同时,通过简单动作维持关节功能。
日常可随时练习的手部放松动作,能有效预防僵硬。比如“手指伸展操”:将双手平放在桌面上,掌心向下,然后缓慢抬起每一根手指,从拇指到小指依次进行,每个手指抬起后保持片刻再放下,重复几次后,双手握拳(注意不要握得太紧,避免关节受压),再慢慢松开,让手指自然伸展。这个动作能活动手指关节,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无论是坐在沙发上休息,还是工作间隙都能做,无需特殊场地。
还有“手腕旋转操”也很适合日常练习:双手自然下垂,手腕缓慢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旋转,每个方向转动时尽量让手腕活动到大范围,动作保持平稳缓慢,避免快速转动导致不适。手腕是类风湿常累及的部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如打字、用鼠标)容易僵硬,这个动作能放松手腕关节,减轻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感,尤其适合经常用电脑的患者。
除了主动活动,手部的保暖防护也必不可少。类风湿患者的手部关节对寒冷、潮湿格外敏感,受凉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炎症物质难以排出,容易诱发或加重僵硬疼痛。日常外出时,哪怕是温暖的季节,也建议随身携带薄手套,遇到冷风或空调直吹时及时戴上;洗手、洗碗时尽量用温水,避免接触冷水;冬季可使用暖手宝或热水袋热敷手部,但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时间以手部感到温暖舒适为宜,能帮助放松关节、缓解僵硬。
日常使用手部时,还要学会“借力”减少负担。比如拧瓶盖时,可借助毛巾包裹瓶盖增加摩擦力,避免手指过度用力;做家务时,选择轻便、带手柄的工具,比如用长柄刷子刷碗,减少手腕弯曲;写字、使用手机时,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手腕悬空,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活动一下手部;挑选衣物时,优先选择带按扣、拉链的款式,避免穿需要系细小纽扣的衣服,减少手指精细动作的负担。
另外,手部出现轻微不适时,可通过简单的按摩缓解。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轻轻按压手指关节周围的肌肉,从指尖向手腕方向按摩,每个关节周围按摩片刻,力度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能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要注意,若手部关节处于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应避免按摩,以免加重炎症,此时以休息、保暖为主,待炎症缓解后再恢复活动与按摩。
类风湿患者的手部护理无需复杂操作,关键在“日常坚持”。把简单的防护动作融入生活,做好保暖、适度活动、减少负担,就能有效预防手部僵硬,保护关节功能,让双手更好地辅助日常生活。别因手部不适逐渐加重影响生活,从现在开始做好日常护理,才能让双手保持灵活,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