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现象是银屑病特有的诊断表现之一,指在患者皮损部位轻刮鳞屑后,暴露出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是银屑病诊断的“三联征”之一。薄膜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银屑病皮损表皮层的特殊病理变化所导致。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角化过度、真皮血管扩张,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在银屑病皮肤上覆盖的一层鳞屑是由于皮肤表层细胞加速更新、过度增生产生的。当轻刮表面鳞屑后,下面的半透明薄膜是角质层被剥离后暴露出的颗粒层。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活动期银屑病患者中,并伴随其他典型表现,如点状出血和表皮浸润斑块,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对于有薄膜现象的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尤其是当鳞屑增厚、瘙痒明显或皮损扩散时。治疗可选用外用药如维生素D3衍生物、糖皮质激素软膏,减少鳞屑堆积和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和308激光针对顽固性局部皮损效果较好;系统治疗如甲氨蝶呤、阿普莫德等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患者。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适当运动和身心放松,对控制银屑病症状也有重要帮助。遇皮损加重或感染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TAG:
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