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胃里的“隐形杀手”
幽门螺旋杆菌(Hp),能长期生活于人体胃内的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生物致癌因子,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常出现反酸、烧心、胃痛、胃胀及顽固性口臭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慢性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虽缓慢且易反复,长期感染易增加患癌风险。
沈阳东方温馨提示:部分人群感染后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因此需要定期检查
传播途径多样,小心“人传人”
口口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共餐不使用公筷、接吻、共用牙刷,甚至进食未熟透的肉制品,都可能成为感染的途径。家中若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当警惕
粪口传播:若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饮水或食用者便可能中招。
母婴传播:不清洁的哺乳方式、口对口喂食等,都可能将病菌传给婴儿。
医源性传播:侵入式检查,若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务必选择正规医院就医。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广泛,且感染后症状多样,因此,我们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