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恶心就像个调皮鬼,时不时就来捣乱。坐长途车晕车时,它让你胃里翻江倒海;吃多了美食,它又跑出来让你难受得直皱眉。大多数时候,很多人都没把它放在心上。但你可别小瞧了这恶心,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
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酗酒等,都可能是导火索,让胃黏膜受到强烈刺激,出现炎症反应。除了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也常常是“不请自来”。
胃黏膜
出现溃疡病灶后,就如同胃里有了个“小坑”。胃酸分泌时,就像往这个“小坑”里倒酸水,刺激得人疼痛不已,恶心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吃完饭,胃酸分泌增多,对溃疡面的刺激加剧,恶心感就更明显了,有的患者还会呕吐、反酸、烧心。
胃癌
这可是个“大恶魔”。早期它可能藏得很深,症状不明显,但部分患者也会有恶心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体重下降、上腹部疼痛加剧、黑便等情况都会出现,恶心还可能反复来捣乱,影响患者进食和营养摄入。
肠炎
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洁、过敏等,让肠道黏膜受损,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异常。除了腹泻、腹痛,恶心也会在炎症发作期跑出来,让人难受得不行。
肠梗阻
像肠道被“堵住了大门”。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管扩张,腹部胀痛,还会刺激肠道神经,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初期可能是胃内容物,后期会根据梗阻部位不同有所变化,还会伴有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
恶心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可能预示着多种胃肠疾病,但它不是某一种疾病的“专属标签”,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引发。自测方法有局限,若频繁恶心,别拖着,及时找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