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烧烤摊人满为患,然而,有人吃完烧烤就闹肚子,拉出来的“便便”像油花样,怀疑是烧烤不干净或食物没烤熟,但同行的人却没事,就以为是自己消化不良造成的。其实,经常一吃油腻的食物就腹泻,可能是一种特殊的腹泻——脂肪泻。
什么是脂肪泻脂肪泻指肠道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脂肪,导致粪便中脂肪含量超标(正常<6g/天,脂肪泻者>7g/天)。
典型的脂肪泻颜色淡、量多,表面可见油脂或泡沫时伴有恶臭,成形大便少且常漂浮于水面。排便次数增多,可能伴随腹胀、腹痛,长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或营养不良
脂肪泻与哪些疾病有关
胰腺功能不足
典型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分泌的脂肪酶不足,无法分解脂肪)。
伴随症状:餐后上腹隐痛、体重下降、粪便色浅(因胆汁与脂肪结合减少)。
肝胆疾病
机制:胆道梗阻(如胆结石)导致胆汁分泌不足,脂肪无法乳化(胆汁是脂肪消化的关键)。
特征表现:大便呈陶土色(缺乏胆汁染色)、皮肤巩膜黄染。
小肠吸收障碍
常见情况:乳糜泻(对麸质过敏导致小肠绒毛萎缩)、肠切除术后(吸收面积减少)。
其他症状:腹胀、营养不良(维生素A/D/E/K缺乏,如夜盲症、骨质疏松)。
如果经常出现脂肪泻,这种腹泻又与进食脂肪类食物无关的话,就要当心消化系统可能出现器质性病变,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如果只因一次过量进食高脂肪食物,出现脂肪泻,多数是一过性的。一般无需治疗,注意不要一次吃那么多油腻的食物即可。
烧烤美味,可不要贪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