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把痛风归为“痹症”范畴。认为痛风的发生,是因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阴阳失衡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热和寒邪在关节和经络中滞积,从而引发疼痛和病变。在当患者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内脏器官等,以及过度饮酒、食用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过多,超过肾脏排泄能力,那么痛风就可能发生。
而在治疗中,中药的使用主要在于调理患者的身体,让脏腑功能修复,能够自我调节代谢。而在我国的西北,西南部等地,生长着这样一株中药,主要具有清血热、肝热,缓解痛风疼痛等功效。这个就是巴夏嘎,但是据了解,由于巴夏嘎生长不易又运用的范围十分广泛,现今频临灭绝。在治疗痛风的一味中成药中,就能见到它的身影,如十味乳香丸,主要由乳香、诃子、决明子、毛诃子、黄葵子、余甘子、木香、宽筋藤、巴夏嘎、渣驯等药物组成。具有具有干黄水的功效,其对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痛风不可靠单一中药的使用,不管是中成药还是中药汤剂,主要的目的是治疗痛风,调理身体。但药物的使用,还是需要患者在其他生活方面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的恢复。
1.饮食上:许多的食物具有“药食同源”的效用,通过饮食的管理和控制,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尿酸水平,如薏仁粥,就是由薏苡仁与大米一起熬住的粥,既是美食也有利水消肿、健脾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是一道非常适合湿热型痛风患者的食物。
2.运动:痛风患者需要坚持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如散步、太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可多喝水,能够有效促进尿酸的排泄。
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能较大程度的调养身体,配合着药物的治疗,促进身体更快的恢复,早日拜托痛风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