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是人体中不可替代的物质。然而,尿酸的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或其他疾病。但是痛风过低也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现在生活质量已然提高,按理说,尿酸过低现象应该没有才对,那为什么还有患者尿酸偏低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尿酸,在追溯其原因。
一、尿酸偏低的定义
正常女性血液中尿酸的正常范围为2.4-6.0毫克/分升;而成年男性血液中的尿酸的正常范围3.5到7.0毫克每分升。一般来说,在没有其他病症或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浓度低于这个范围时,我们可以说体内尿酸含量偏低。
二、尿酸的生理功能
1.抗氧化作用:尿酸是机体中的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细胞氧化。
2.促进新陈代谢:尿酸可以清除血液当中的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
3.保护神经系统:尿酸中有有一样物质,能够刺激大脑皮层,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
三、尿酸偏低的原因
尿酸偏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饮食不当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有:高嘌呤和低嘌呤。高嘌呤食物包括海鲜、肉类,例如猪肝、鸡肉、海蟹等,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后,会被代谢成嘌呤酸,进而合成尿酸。低嘌呤食物比如大部分的蔬菜、鸡蛋、豆腐等,则含有较少的嘌呤,减少了尿酸的合成。如果饮食中的嘌呤成分过少,就可能导致尿酸偏低。
2.消化系统疾病
如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使尿酸的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尿酸偏低。
3.药物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偏低。比如长期服用如别嘌醇,这类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尿酸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