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280万人患有多发性硬化(MS),是青壮年中常见的非创伤性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2-3倍。在我国,虽然属于罕见病,但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常累及活跃的年轻人群,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症状多样,如同大脑和脊髓不断经历着“短路”与“漏电”。
【疾病本质: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绝缘层”】
多发性硬化的核心病理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神经元外包裹的髓鞘。髓鞘如同电线的绝缘层,保证神经信号高速、准确地传导。当髓鞘被破坏,形成“斑块”或“硬化灶”,神经信号传输就会中断、延迟或错误传导,导致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何栋源医生指出:“这并非简单的‘短路’,而是一场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对神经线路的持续破坏。”
【症状警示:千变万化的“神经模仿秀”】
MS的症状极具迷惑性,因受损神经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常见包括视力下降(视神经炎)、肢体无力或麻木、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大小便功能障碍以及极度的疲劳感。症状往往在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在复发-缓解型MS中,部分或全部症状可能在发作后缓解。何栋源医生强调:“症状的‘空间多发性’(累及多个神经部位)和‘时间多发性’(多次复发)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诊断方法:捕捉“时空多发性”的证据】
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核心依据临床证据、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MRI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斑块”;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寡克隆区带(OB),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免疫炎症反应。何栋源医生解释:“诊断就像拼图,我们需要找到证据,证明病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多发的,并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核心治疗:攻守兼备的“长期战役”】
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疾病修正治疗(DMT)。急性复发期常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以促进功能恢复。缓解期是治疗核心,需长期使用DMT药物(如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来调节免疫、减少复发、延缓残疾进展。何栋源医生表示:“治疗目标是‘无复发、无新增病灶、无残疾进展’。这是一场需要医患携手、长期管理的慢性战役。”
【预后与管理:与疾病共存的“智慧”】
MS虽尚不能根治,但已进入可治疗时代。通过规范、早期的DMT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活动,维持良好功能状态,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长期管理还包括康复锻炼、症状管理(如疼痛、疲劳)、心理支持和健康生活方式。何栋源医生鼓励患者:“确诊MS并非世界末日。如今的治疗手段已能极大改善预后,积极面对、规范治疗是关键。”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治疗优势】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专注于神经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的规范化诊疗与长程管理。何栋源医生团队秉承“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疾病分型、活动度及个人情况制定极佳的DMT策略,并整合康复、护理、心理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从急性期处理到长期随访、功能维护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助力患者重获高质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