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李女士原本是职场精英,却因一次电梯故障被困半小时后,彻底陷入了“电梯恐惧症”的深渊。如今,她宁可爬20层楼梯也不敢踏入电梯,甚至看到电梯门开合都会呼吸急促、浑身发抖。像李女士这样,被特定事物或场景引发过度恐惧,进而严重影响生活的人不在少数。昆明康瑞医院何栋源医生在临床中接诊过无数恐惧症患者,他将为我们揭开这种疾病的神秘面纱。
解析恐惧:认识恐惧症的本质
何栋源医生解释,恐惧症并非简单的“胆子小”,而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没有必要,但无法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恐惧症可分为特定恐惧症(如恐高、恐水、恐蜘蛛等)、社交恐惧症(在社交场合感到强烈不安)和广场恐惧症(害怕空旷场所或难以逃离的环境)等类型。大脑中的杏仁核等区域过度活跃,导致患者对特定刺激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反应,形成难以摆脱的心理障碍。
身体的“求救信号”:恐惧症的典型症状
何栋源医生总结了恐惧症的常见症状。在情绪方面,患者会对特定事物或场景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这种恐惧往往超出正常反应,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生理症状也十分明显,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出汗、颤抖等,这些症状可能在接触恐惧源时立刻出现,也可能在预期即将面对恐惧源时提前发作;行为表现上,患者会极力回避恐惧对象,如恐飞的人拒绝乘坐飞机,社交恐惧者避免参加聚会,这种回避行为会逐渐限制患者的生活范围,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长期被恐惧困扰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昆明康瑞医院:驱散恐惧阴霾的希望
面对深受恐惧症折磨的患者,昆明康瑞医院何栋源医生团队采用**“身心同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心理治疗方面,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通过系统脱敏、暴露疗法等技术,逐步降低患者对恐惧源的敏感度;同时结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缓解焦虑、恐惧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此外,医院还引入特色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调节大脑神经递质,从生理层面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何栋源医生带领的专业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温暖耐心的服务,已帮助众多恐惧症患者走出恐惧牢笼,重新拥抱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