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赵先生因车祸导致脑外伤,经过医院治疗后回家休养。虽然医生叮嘱他要坚持康复锻炼,但他觉得自己年轻,恢复得快,便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锻炼。几个月后,赵先生发现自己不仅肢体功能没有明显改善,还出现了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问题。他急忙来到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就诊,宋军医生告诉他:“脑外伤后遗症的居家康复锻炼非常重要,但必须科学规范,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那么,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锻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宋军医生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脑外伤后遗症是指脑外伤后遗留的认知、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居家康复锻炼是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的宋军医生指出,居家康复锻炼需科学规范,以下是几项关键注意事项:
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
宋军医生介绍,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锻炼,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每个患者的脑外伤情况不同,后遗症表现也各异,因此康复计划必须因人而异。例如,对于存在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应根据肢体的具体功能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训练计划。如果患者上肢力量较弱,可先从简单的抓握训练开始,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如练习拿取不同重量、不同形状的物品;对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可从床上翻身、坐起训练,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训练等。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训练强度和频率的把握,避免过度训练。一般来说,初期可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训练,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同时,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例如,每次训练时间可控制在15-30分钟,每天进行3-4次,中间间隔适当休息时间。康复计划还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重安全防护,防止二次损伤
安全防护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居家康复锻炼中至关重要。宋军医生强调,由于患者身体功能受限,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容易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导致二次损伤。因此,家庭环境的安全改造必不可少。首先,要确保地面干燥、平整,避免有杂物堆积,防止患者绊倒。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卧室、客厅、卫生间等,可铺设防滑垫。卫生间应安装扶手,方便患者起身、站立和行走。其次,对于使用助行器或轮椅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稳固、灵活。在进行肢体训练时,要有家人或专业护理人员在旁陪同,给予必要的协助和保护。例如,在患者练习行走时,陪同人员应站在患者患侧,给予适当的支撑和引导,防止患者摔倒。此外,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衣物要宽松舒适,鞋子要合脚、防滑,以提高患者在锻炼过程中的安全性。
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调整锻炼方式
在居家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这一点宋军医生反复强调。脑外伤后遗症患者身体较为脆弱,康复锻炼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反应。如果在锻炼过程中,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呼吸急促、肢体疼痛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告知医生。这些症状可能是锻炼强度过大,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或者是身体出现了其他异常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康复锻炼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患者在进行肢体运动训练时,出现肢体疼痛加剧,可能是训练动作不正确,对受伤部位造成了过度牵拉,此时医生会指导患者调整训练动作,或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同时,患者和家属要做好康复锻炼记录,包括锻炼的内容、时间、强度以及身体反应等,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保持积极心态,坚持长期康复锻炼
宋军医生指出,脑外伤后遗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至关重要。由于康复进程缓慢,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患者要正确认识脑外伤后遗症的康复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例如,家属可以与患者一起制定康复目标,并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当患者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患者的成就感。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康复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康复经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只有保持积极心态,坚持长期康复锻炼,患者才能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脑外伤后遗症康复,到昆明康瑞医院
昆明康瑞医院康复科在脑外伤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支由宋军医生领衔的专业团队。医院配备先进的康复设备和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医院注重多学科协作,结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实现功能的更大化恢复。此外,医院还提供家庭康复指导和长期随访服务,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科学的康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