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领域,脑梗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昆明康瑞医院特邀康复专家郑琳教授,以其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深入讲解脑梗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并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展示康复训练的实效。
一、脑梗后遗症的多样表现
脑梗后遗症因病变部位和范围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后遗症包括感觉运动障碍,如肢体偏瘫、半侧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语言障碍,如失语、构语困难、吞咽困难等;视觉异常,如偏盲、复视、眼球震颤等;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这些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其心理带来巨大压力。
二、康复训练方法
针对脑梗后遗症,郑琳教授提出了以下康复训练建议:
1.按摩与被动锻炼:对于早期卧床不起的患者,家人应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并对大小关节进行屈伸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患者,可在他人搀扶下进行提腿、伸膝、扶物站立等活动,以维持心血管机能。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当患者病情基本巩固后,可尝试扶物站立、下蹲等活动,并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辅助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需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进行患侧上肢的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患者能够自己行走后,可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并逐渐加长距离。对于上肢的锻炼,主要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等,以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三、康复训练成功案例
张先生是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经历了上述康复训练过程。在开始的阶段,他因偏瘫而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家人的陪伴和郑琳教授的指导下,张先生开始了康复训练之旅。从开始的按摩与被动锻炼,到逐渐开步走路和上肢锻炼,再到后来的生活自理训练,张先生一步步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显著的康复成果。
四、郑琳教授的专业见解
郑琳教授强调,脑梗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她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要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较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她也鼓励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重返健康的生活。
通过郑琳教授的讲解和张先生的成功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脑梗后遗症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遭受脑梗后遗症的困扰,不妨在郑琳教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