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经常检查家中的门锁,频繁洗手,桌上物品必须放在专属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强迫症"的表现。真相:强迫症是有严格定义的疾病,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可不会如此轻松,他们的强迫行为往往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障碍,让家人备感担忧。
强迫症的概念
是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以仪式动作为主,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来访者信息
来访者自我描述说"我有两重表现:一是担心被细菌污染,因此必须反复多次洗手;二是担心家中某个人死亡,故不能看可能引起这种担忧的文章和电视。出现担忧时,我的脑子里充满了有关死的可怕的念头,接着想到每一个我所喜欢的人,同时说:'您好!'如果不这样做,或其顺序搞错了,我就无法摆脱忧虑。这些观念充满了我的大脑,真是痛苦极了,简直无法忍受。"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唐可笑,连我自己也如此。
"可是我不知道为何会出现担忧,而这种担忧只能通过洗手或完成一个'您好'的仪式才能清除。尽管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没有这样的问题,可是我却不能清楚地记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担忧的心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强迫性的行为。现在,我能够做的是,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地方,避免观看或阅读可能造成对死亡担忧的东西。
临床症状
(一)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维,强迫表象,强迫性恐惧和强迫意向。其中强迫思维又包括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和强迫联想。
(二)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询问,强迫计数,强迫整理,强迫性迟缓和强迫仪式行为。
病因分析
(一)生物学
1、遗传
2、脑影像学:额叶眶区﹣基底节﹣丘脑结构的神经回路异常
3、生化机制:5-HT(不确定)
(二)心理社会
1、心理分析理论:被压抑的攻击性或性欲望退行或不顺利
2、行为理论:条件反射
3、认知理论:负性自动想法、象征性的中和行为预防和排除威胁或危险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1、认知领悟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
3、森田治疗: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