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持续性疼痛,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指出,心理状态与疼痛感受相互影响,积极的心理调节能增强疼痛耐受度,辅助改善病情。
一、正确认识疾病,调整认知偏差
患者易因长期疼痛产生“治不好”等负面认知,加重心理负担。应主动了解疾病知识,明白其虽顽固但可通过药物、神经调控等手段缓解。
林旭峰主任建议,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明确治疗需时间和耐心,避免因短期效果不佳丧失信心。同时认识到疼痛波动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焦虑。
二、释放负面情绪,避免情绪积压
长期压抑负面情绪会降低疼痛阈值。患者可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写日记梳理情绪。
负面情绪较严重时,可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影视剧、养花草等。林旭峰主任提到,有兴趣爱好的患者心理状态更稳定,因其能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建立规律生活,增强心理掌控感
混乱生活节奏会加剧心理紊乱,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活动。规律生活能增强对生活的掌控力,减少无力感。
适当参与社交,不要封闭自己。可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交流经验,或参与轻松社交,感受正常生活氛围,明白疼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四、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若自我调节不佳,出现持续失眠、食欲锐减等情况,可能是抑郁焦虑加重,需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心理医生会通过专业手段调整心态,必要时结合药物。
林旭峰主任强调,心理问题需及时干预,不必硬扛。家人应多关注,给予理解陪伴和共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心理调节是长期过程,需结合认知调整、情绪释放等多方面。林旭峰主任表示,良好心理状态是对抗疼痛的重要武器,患者要关爱自身心理需求,必要时寻求帮助,以应对疾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