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国医堂医院林旭峰主任表示,面瘫在老年期的发病率相对更高,这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变化、基础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一、身体机能衰退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面神经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也会下降。面神经对缺血、缺氧等刺激的耐受能力减弱,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病毒感染、寒冷刺激等,更易出现炎症反应或功能障碍,从而引发面瘫。此外,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减弱,感染引发面神经炎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提高了面瘫的发病几率。
二、基础疾病的关联
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较高。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会影响面部血管的血液循环,导致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减少,增加面神经缺血性损伤的可能性;糖尿病会损害周围神经,包括面神经,使其更易受到损伤而引发面瘫。这些基础疾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大了老年人患面瘫的风险。
三、其他因素的作用
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受到意外伤害,如面部撞击、跌倒时面部着地等,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同时,部分老年人可能因牙齿问题、口腔疾病等接受相关治疗,治疗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可能增加面神经损伤的风险,诱发面瘫。
综上所述,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较多以及其他潜在风险因素的影响,面瘫在老年期的发病率相对更高。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暖、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加强自我保护,以降低面瘫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