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耳鼻喉医院,济南耳鼻喉医院。鼻源性脑膜炎是鼻窦炎引发的严重颅内并发症,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以早期治疗病灶、控制感染、降低颅内压、改善全身状况为核心,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一、清除感染病灶:手术干预是关键
鼻窦开放引流术适应症:鼻窦炎合并颅内感染时,需开放鼻窦(如额窦、筛窦、蝶窦),清除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通气和引流。
手术路径:儿童因鼻腔狭窄多采用鼻外进路,成人通常选择鼻内进路;病变范围广泛者需联合鼻外进路。
注意事项:手术应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情况下进行,术后避免填塞鼻腔,防止分泌物逆流至颅内。
脑脊液漏修补术若存在脑脊液鼻漏,需通过手术修复漏口(如用筋膜或肌肉瓣),防止颅内感染进一步加重。
二、抗生素治疗:足量、足疗程、穿透血脑屏障
药物选择首选药物: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青霉素等,这些药物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
替代方案: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氯喹啉或头孢噻肟;若怀疑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
真菌感染:需使用两性霉素、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
用药原则足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给予足够剂量。
足疗程:通常需持续用药2-4周,直至脑脊液恢复正常。
联合用药: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生素,以增强疗效。
三、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预防脑疝
药物治疗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颅内压。
甘油果糖:作用较温和,适用于轻中度颅内压升高。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
腰椎穿刺目的:每日缓慢放出混浊脑脊液10ml,以降低颅内压、排出细菌产物,并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排液前需测量颅压,若颅压很高,应间歇性缓慢排液,避免快速大量排液导致脑疝。
鞘内注射:排液后可向鞘内注入敏感性抗生素,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
四、全身支持治疗:增强抵抗力、促进恢复
营养支持静脉补液: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患者能进食,应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输血治疗反复小量输血:成人每次150-200ml,小儿每次75-100ml,可刺激造血功能、促进脑脊液恢复正常,并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降低颅内压波动,促进身体恢复。
五、对症处理:缓解症状、提高舒适度
高热处理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
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需注意剂量和用药间隔。
癫痫控制若患者出现癫痫发作,需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进行控制。
精神症状管理对烦躁不安、谵妄等精神症状,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但需密切监测呼吸和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