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出门诊的时候,一个54岁的女人因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来医院看病。从她的日常经历来看,我开始的预测是心脏问题,让她做心电、心彩等检查。结果心电正常,心彩异常。心彩显示只有34%的心功能。我直接告诉她:“虽然我们应该检查BNP,但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心力衰竭,但我们没有发现基础疾病。我建议尽快检查,评估风险。”。
什么是心力衰竭?
"这种病是危险的吗?"
当时,这位女士惊讶地问了我两个问题。她以为是小病,是她太老造成的。毕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疼痛。她来医院只是为了开点药,回家吃饭。
当我向她解释心力衰竭时,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我能感受到她的不信任。也许我以为我在危言耸听。我照常给她做了后续检查,但结果是她没有做,直接离开了医院,“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末尾阶段,我从不危言耸听!
考虑到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医生经常会说一些“谎言”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但这只是特殊时刻的善意谎言。
然而,在某些时刻和地方,我们不能做任何“让步”。心力衰竭是一种高风险疾病,其5年生存率只有50%。更不用说新药的应用了。近年来出现的相关药物确实有效,但仍然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强。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差,两者相互抵消。其实这个比例变化不大,还是只有50%。
如果你身边有医生朋友,可以询问一下,看看各大医院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态度。不要只看网上的科普。很多医生只列出症状和应对方法,但对疾病的危险性却模糊不清。这是因为这种疾病的难治性,一些医院或医生(例子和例子)甚至拒绝接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心力衰竭是怎样发生的?
各种各样的心脏疾病都会引起心力衰竭,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有多严重。
冠心病是许多心力衰竭诱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可以说是我国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的“凶手”。
我们的心脏一直在工作(跳动),但这种活动不能凭空进行,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但是,如果患者的动脉血管堵塞,心脏会长期得不到足够的血氧,进而出现营养障碍、心肌萎缩甚至纤维化,使心脏的收缩功能开始逐渐下降,无法正常向外泵血。然而,泵血不足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使疾病进入恶性循环,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人怎样进行干预治疗?
饮食: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问题,这是很多患者在临床上忽略的一个方面。钠盐和水的摄入需要特别注意。摄入过多会引起水肿,增加心脏负担。钠盐是指所有的(炒菜、咸菜等。),而水也是指所有的(饮用水、水果、输液等)。).;与此同时,还要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食物为主,少吃多餐。
日常生活:患者要注意日常保暖,千万不要感冒,气温突然变化时减少外出;同时要保证大小便通畅,千万不要勉强忍耐,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情绪自然平和,否则可能会增加神经兴奋,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如果你是女性患者,你需要做好避孕工作,否则你的生命可能会有危险。
药物: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需要服用相关药物,因为我们必须尽可能保证患者在没有有效反转疾病的情况下的生存。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一方面延长生命长度,另一方面提高生活质量。普利或沙坦或呋塞米(速尿)、常见的药物有螺内酯、美托洛尔等,但是具体的种类、用量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
治疗: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基础疾病,不能随便治疗。我以为我也强调心力衰竭的风险。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评估,以确定患者的风险分类和相关病变。如果有些患者及时干预,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打破循环怪圈恢复心功能,但前提是在影像学检查下发现完全匹配的病变,这是一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