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亚波医生-抽动障碍需警惕共患病
抽动障碍常共患其他疾病,共患病率高达85.7%,如:
•强迫性障碍(TS伴发强迫障碍较为多见,青少年患者尤为明显,其发生率为20%~60%,有的甚至高达89%,而一般人群中强迫障碍的发生率为2%~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
共患疾病对于患儿的困扰往往大于抽动障碍(TD)本身。
二、怎么判断孩子抽动症严不严重?
对于儿童少年抽动障碍的评估,不仅要对症状进行评估,还要评估抽动的性质、病程、当时的功能状况,以及对社交、家庭、学校生活的影响程度。
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量表是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儿童行为量表、多动障碍评定量表、儿童强迫症量表、焦虑及抑郁量表也常用于该病的临床共患病的评估。
三、抽动症能治吗?怎么治?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抽动症状严重程度。
部分抽动障碍(TD)患儿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并不对其造成困扰。这部分患儿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注意早期干预即可恢复。
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劳累、精神紧张,减轻学习负担,放松心情多参加户外活动,分散注意力,一定不要刻意提醒抽动症状,不做心理暗示。
值得注意的是,抽动症状是否会对患儿造成困扰,是从患儿角度来看,而并不是父母认为抽动症状是否会对患儿造成困扰。
如果抽动症状引起患儿焦虑不安,引起社会尴尬,干扰其生活时,需要至医院就诊进行评估、治疗干预。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通常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精神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时,可使单纯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比于健康儿童,抽动障碍(TD)患儿更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如辱骂、嘲笑、歧视和边缘化等。
心理治疗对于抽动障碍(TD)患儿的预后和防止严重精神障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心理疗.法/干预中的行为治疗(behavioraltherapy,BT)已经被欧洲和美国写入抽动症治疗指南,并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