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亚波儿科医生】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俗称抽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疾病,也有学者称为“神经精神肌肉疾病”。“tic”一词来源于“tick”,原来的意思是“扁虱”,后用来形容扁虱叮咬牛马时出现的皮肤肌肉收缩现象。引申到人体,“tic”被认为是固定或游走性的身体肌肉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
根据抽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常见的运动性抽动有面部的眨眼、皱眉、皱鼻、伸舌、撅嘴等,头颈部的点头、摇头、甩头、耸肩等,胸腹部的挺胸、收腹、扭腰等,四肢的手指抖动、伸腿、抖腿、蹬足等。发声性抽动主要是由于呼吸道肌肉、口腔肌肉或鼻部肌肉的异常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快速收缩产生气流,通过鼻腔、口腔、咽喉而产生异常的发声;常见的发声性抽动有吼叫、吭吭声、清嗓子、咳嗽、吹口哨、秽语、模仿语句等。
二、抽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抽动症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儿童抽动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神经精神类疾病,如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强迫症等,具有共同的致病基因,抽动症儿童家庭中患有此类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除遗传因素外,外在环境因素也影响抽动症的发病,如社会心理因素、感染免疫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近些年调查发现,家庭或学校的不良环境,如家庭不和谐、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等不良生活事件,父母管教过严、苛刻、挑剔、宠溺等不良教育习惯,同学嘲笑、教师要求过高、考试压力大等不良学校因素,均可导致儿童抽动症的发生;临床观察发现,反复感冒、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常可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提示感染及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抽动症发病的影响因素。
其余因素如母孕期精神受刺激、情绪不稳,胎儿出生时窒息、羊水吸入、难产,儿童颈椎损伤、过敏、过多摄入食品添加剂、不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等情况均可导致抽动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