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这可能不是性格问题,家长要引起重视!
在我们常见到家长在咨询中,抱怨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总是逃不开这几大类4: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做事拖拉磨蹭;孩子小动作多,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弱;
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较低,记忆力弱,遇到难题不会思考无法解决;
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没有条理,总是丢三落四;
前段时间,王亚波医生诊室来了这样一个小男孩。孩子爸爸讲:
自从上学以来,隔三差五就会接到老师的来电,说这娃管不了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不说,行为习惯还非常不好。
经常和老师顶嘴、上课左顾右盼,手脚不停,不是钻到桌子底下捡笔,就是找同桌说话.....
在与孩子爸爸沟通当中,王亚波医生还得知:1月份孩子爸爸就带着孩子去当地一家比较好的医院看过。
医生说孩子就是行为习惯的问题,建议家长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好好管教就行。
孩子爸爸在与王医生交流时,对于孩子的状况非常疑惑:孩子为什么总是“屡教不改"?一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
一个近视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给他配合适的眼镜,那么近视眼的孩子是绝不可能仅靠毅力和决心就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的。
对于多动症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的大脑结构和正常孩子是有差别的。
如果在早期我们没有给孩子专业的治疗和干预,那么他们也会像近视眼一样,必定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在这里,给各位家长敕理了以下3种方:
01加强语言和规则的内化
简单来说就是真正把外部的社会规则理解,并转变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专家常说的「语言自我指导训练」。
该训练的具体方法是指:
给孩子布置任务或制定规则时,鼓励孩子重复一遍要做的事或规则,这样能下意识的提高孩子的重视度。
02把完成任务的重要信息外在化
据研究表明,注意力不良孩子的工作记忆是明显受损的。
大家可以针对孩子在执行接下来的任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罗列一些提示语。
比如在孩子做家庭作业前,在TA书桌上放置一张提示卡,内容可以是:
下笔前认真审题,先做数学作业再做语文作业,中途每隔10分钟可以休息一次,但请在晚上10点前完成作业。
03增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
对于那些缺乏内在动力的孩子,心理学家建议采用及时反馈、加强奖励,来强化孩子的某种行为。
临床试验也证实,这种方法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来说,是能够起到限制多动,逐渐延长其坚持时间的目的。
总之,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期望的,就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
注意力不集中久治不愈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家长不要认为病症可以自愈而忽视它。也不要急于解决表面问题,报补习班,给孩子压力等。及时找出“专注力缺乏”的根本原因,必要时尽快带孩了去正规医院进行心理、阅读障碍、认知能力等全面检查,通过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心理辅导,改善孩子学习中长期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