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重庆小米熊郭志超:医生是如何确诊儿童多动症的?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孩子上课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是不是有多动症啊?”“去医院看多动症,要做哪些检查?”在门诊,常常会有家长带着这样的疑问前来咨询。儿童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那么,医生究竟是依据什么标准来确诊儿童多动症的呢?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ADHD的核心症状

(一)注意缺陷

粗心大意:孩子在学习或日常活动中,常常忽略细节,比如写作业时频繁出现错别字、计算错误,考试时漏看题目等。

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如听课、阅读、玩游戏等。容易被外界的微小刺激吸引,注意力迅速分散。例如,上课过程中,窗外飞过一只小鸟,就能让孩子的目光跟随许久,而忽略了老师正在讲的内容。

健忘与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是丢失学习用品、玩具等个人物品。每天上学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前一天还在使用的文具。

(二)多动

过度活动:在不该动的场合,如课堂上、电影院里,难以安静地坐着,手脚小动作频繁,扭来扭去,甚至离开座位四处走动。

无法安静玩耍:玩耍时也表现得过度活跃,难以参与需要安静、专注的活动,如拼图、搭积木等。即使在玩游戏时,也会不停地变换玩法,难以专注于游戏本身。

言语过多: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关不上,在不适当的场合也滔滔不绝,打断别人的对话,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冲动

行为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在游戏中插队、抢夺他人玩具,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就直接跑过去。

情绪冲动:情绪变化快,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哭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诊断标准

医生在诊断儿童多动症时,主要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的标准:

症状数量:孩子必须在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这两类症状中,至少符合6项。比如,小明既存在上课容易分心、写作业粗心大意、经常丢东西等注意缺陷症状,又有在座位上坐不住、手脚小动作多、打断别人说话等多动冲动症状,且数量满足要求。

症状持续时间:这些症状需要持续至少6个月,不是偶尔出现的短暂现象。像小红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一直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问题,才会纳入进一步诊断的考虑范围。

症状出现场景:症状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景中出现,如学校和家庭。若孩子只是在学校表现出多动,而在家中一切正常,可能是学校环境等其他因素导致,不能轻易诊断为多动症。

此外,症状的出现要在12岁之前,且对孩子的学业、社交或日常生活功能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如成绩严重下滑、在学校被同学孤立等。同时,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情绪障碍等。

三、诊断流程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的成长发育史,包括孕期是否有异常(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孕期母亲感染等),婴幼儿期的运动、语言发育情况,以及既往的疾病史。还会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的日常表现,如写作业的专注程度、与同学相处的情况等。比如,医生会询问家长,孩子从几岁开始出现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这些表现是逐渐加重还是时好时坏。

行为观察:医生会在诊室中直接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看其是否存在坐立不安、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有时,医生还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如让孩子搭积木、画画,来进一步观察孩子的注意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观察孩子能否专注于搭建任务,是否频繁中断去做其他事情。

量表评估:医生会让家长和老师填写一些标准化的行为量表,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SNAP-IV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能从多个维度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量化评估,辅助医生诊断。例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涵盖了孩子的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家长和老师根据孩子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医生通过分析量表得分,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

医学检查: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躯体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进行一些医学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脑电图等。血常规可以排除贫血等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多动等类似多动症的表现,脑电图则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经过以上全面的评估,如果孩子的症状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干扰,医生就会确诊孩子患有多动症,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家长常见误区

认为孩子调皮捣蛋就是多动症: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是调皮,长大了自然就会好,从而忽视了症状。但多动症的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且不会自行消失,需要及时干预。

只看单一表现就判断是多动症:不能仅仅因为孩子某一方面表现出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就认定是多动症。必须综合考虑症状的数量、持续时间、出现场景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

拒绝药物治疗:部分家长担心药物治疗会有副作yong,不愿意让孩子服药。其实,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的疗效远远大于副作yong,能有效改善孩子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如果您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可能,不要自行判断,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精神心理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让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尽早干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