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的刘娅医生指出,生长激素并非w能药,使用时需明确其适用人群与禁忌情况。以下是具体介绍:
适用人群: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孩子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第3百分位,生长速率低于每年5厘米,骨龄落后实际年龄1岁以上,且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异常,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特纳综合征(TS):女孩因X染色体缺失或异常导致生长迟缓,确诊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青春期后还需结合性激素替代治疗。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WS):因基因缺陷导致肥胖、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问题的患儿,生长激素是改善生长和代谢的重要治疗手段。
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生长障碍:儿童期患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生长迟缓,在肾功能稳定期可使用生长激素。
其他特定情况:如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或身长低于同胎龄第10百分位,2岁后仍未实现身高追赶;或特发性矮小,排除其他病因,身高低于第2.5百分位,经医生评估后可谨慎使用。
禁忌人群:
骨龄已闭合:骨龄闭合后,补充生长激素无法促进骨骼生长,反而可能导致肢端肥大症。
活动性肿瘤或有肿瘤病史:患有白血病、脑瘤、实体瘤等活动性肿瘤,或有肿瘤病史且未完全治的孩子,禁止使用。
严重基础疾病未纠正: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未纠正的孩子,需先治疗基础疾病。
过敏体质:对生长激素或注射剂辅料过敏的孩子不能使用。
此外,刘娅医生还强调,生长激素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