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医保定点

孩子突发抽搐就是惊厥?儿科医生郭志超划重点:2类病因完全不同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当孩子突然出现身体抽搐,不少家长都会一时间联想到“惊厥”,甚至将两者直接画上等号。然而在儿科医生看来,虽然抽搐和惊厥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背后的病因却大相径庭。准确区分两类病因,不仅有助于家长快速应对突发状况,更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今天,我们邀请儿科专家深度解析,帮家长理清这一关键医学知识。

一、常见误区:混淆抽搐与惊厥,耽误黄金应对时间

在急诊室中,经常出现家长因孩子抽搐慌乱就医,反复询问“是不是惊厥”的场景。实际上,抽搐是症状,惊厥是综合征——抽搐指的是肌肉群非自主性收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而惊厥特指伴有意识丧失的抽搐症状,常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错误将两者等同,可能会忽略其他潜在病因,延误治疗。

二、儿科医生划重点:抽搐与惊厥的两大病因体系

(一)惊厥的常见病因:大脑异常放电的“内忧外患”

感染性因素

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等疾病,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直接侵袭脑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婴幼儿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感染影响,常伴随高热、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颅外感染:典型的例子是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当体温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如体温超过38.5℃),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孩子易出现惊厥,表现为突然失去意识、四肢抽动、眼球上翻,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退热后很少复发。

非感染性因素

脑部病变:先天性脑发育畸形、脑肿瘤、脑外伤等,直接破坏大脑正常结构,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惊厥发作。

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肝肾功能衰竭等全身性代谢异常,干扰神经元正常功能,诱发惊厥。新生儿低血糖惊厥常表现为多汗、震颤,而低血钙惊厥则可能伴随喉痉挛。

(二)抽搐的多元病因:从神经到心理的广泛影响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抽搐是常见症状。癫痫发作类型多样,部分患儿发作时仅表现为局部肢体抽搐(如口角、手指抖动),意识清醒,与惊厥的意识丧失形成鲜明对比。

抽动障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表现为反复、快速、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如眨眼、耸肩、清嗓子等,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其他非神经系统因素

中毒与过敏:误食有毒物质(如农药、药物过量)、食物或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全身或局部抽搐。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儿会出现瞳孔缩小、流涎、肌肉震颤等症状。

心理因素:部分儿童在遭受重大情绪刺激或长期压力下,可能出现癔症性抽搐,表现为夸张的肢体动作、呼吸急促,但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三、科学应对:根据病因差异,掌握正确急救与预防方法

惊厥急救:一旦发现孩子惊厥,立即将其侧卧,清理口腔异物,避免窒息;切勿强行按压肢体或掐人中,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记录发作时间与表现,尽快送医排查病因。

抽搐处理:若孩子意识清醒,仅局部抽搐,保持冷静观察即可;若伴随呼吸困难、皮疹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对于抽动障碍患儿,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四、专家提醒:定期体检+观察细节,预防大于治疗

儿科医生强调,区分抽搐与惊厥的病因并非家长的“专业任务”,但日常观察孩子的症状细节(如是否伴随发热、意识是否清醒),及时记录发作表现,能为医生诊断提供关键线索。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儿保体检,尤其关注神经系统发育指标,可有效预防潜在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